
2023年1月15日晚上19时30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寻访母校”活动中的运城中学小队面向运城中学部分高中生开展了腾讯会议线上宣讲,宣讲内容围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概况、专业介绍以及大学生活感悟,宣讲人有徐紫凝、黄天义和谷雨霏。
首先,宣讲人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其专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占地面积近6000亩,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国农业硅谷”——杨凌,北依周原,南临渭水,与秦岭相望,是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人文与自然和谐相融,享有“生态园林式大学”的美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园艺学院、动物医学院、动物科学院、林学院、风景园林艺术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葡萄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化学与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创新实验学院等学院,共设有七十九个本科专业。同时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人才项目专家39人,学校“特聘教授”1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23个。其次,宣讲人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保研情况。学校平均保研率在20%以上,其中创新实验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园艺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农学院等学院的保研率更是达到了30%以上。最后,宣讲人讲述了大学生活感悟:“高中老师说过:‘等你们到了大学就轻松了’,经历了三年的努力沉浮,以为自己会窥见光亮,后来天光大亮,才发现原来只是大梦一场,到了大学才知道,很多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经常草草地吃个早饭,不是在找教室的路上就是在回寝室的路上,每周的青年大学习,抢不到的选修课,各种活动群里消息的轰炸,周末时光图书馆自习室也坐满了人……但大学也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这一路由四个宽阔的台阶和无数细砖碎瓦组成的我们年轻的凛冽和青春岁月,这不是我们可以尽情折腾的时期,这是我们可以扬长避短、提升自我的时期。所以,加油吧,满心欢喜地去迎接你们几年后的大学生活,希望我们都能够得到成长。”
“回访母校”活动圆满完成,母校的学生们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对大学生活有了基本的了解。开展“回访母校”活动,不仅是为了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是为了激励高中生奋楫笃行,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