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公布了2022-2023年度国际中文教育协作机制项目立项结果,我校申请的《陕西省国际中文教育基本情况调查研究》《中亚五国中文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中文+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正式获批,参照省部级纵向课题序列管理实施,累计经费57.7万元。这标志着我校国际教育科研工作又迈上新台阶。
教育部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协作机制旨在支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发挥地方优势、整合区域资源、促进经验交流,探索完善共建、共管、共有、共享的新型工作机制,更好服务扩大深化教育对外开放,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我校将利用此次科研项目机会,贡献长大智慧和力量,助力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国际中文事业发展提供陕西经验。
近年来,在长安大学党政领导下,我校国际教育事业发展规模持续稳定,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国际中文教育科研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累计承担并完成教育部国际司、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高教学会等重点研究课题1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150万元。近三年出版来华留学教育成果书籍和教材4部,校企合作培养留学生模式等特色培养成果荣获省级教学奖1项、校级教学奖1项。我院将秉持“既做好国际教育的优秀实践者,也做好国际教育的科研领航者”的思路,不断推进国际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审稿:张伟 网络编辑:韩月)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
7月16日上午,2025级学生军训旅在主楼B-305教室召开了校内带队干部培训会。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2025级学生军训旅政委,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刘恒,军事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书院抽调的带队干部出席会议。2025级学生军训旅旅长、校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