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工作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乡情调研团于2022年8月17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线上进行了乡村振兴了解情况的调研,线下采访并调研了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冷口乡当地作物的种植以及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根据调查问卷的回答情况,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程度,大多数答者表示熟悉,只有少部分人只是听说,没有详细了解。这说明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了一大重要战略;而当被问到“您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哪一要求感兴趣”时,人们更多的倾向于“居住环境改善”和“生活富裕”,可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我国目前的社会矛盾有所对应,要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穿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通过问卷结果,不难发现,目前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在乡村公共设施增加这方面取得的效果是最显著的。
根据对村民的调研采访,乡村振兴,农业科技是重点。迄今为止,农业仍然是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营产业,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因此,农业发展是否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科技创新是实现乡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科技支撑,乡镇各级政府要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避免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因技术落后而造成生产效率降低等问题。
当地的村民还提到,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创新,墨守成规只能止步不前,因此,必须要有创新,有所突破。并且,乡村的振兴离不开人才,培养一批有技术、懂农业、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是该地区振兴的关键。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要在此类实践活动中充分地认识到基层农村人民的生活环境与现状,立志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至此,调研团于冷口乡的调研基本结束。通过在冷口乡的调研活动,队员们了解了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深入体会了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大力支持。同时,调研团成员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深刻感受到青年人对新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农民对大学生人才的重视和对青年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殷切希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研团前往辉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寻“山楂的使命”,助力强农兴农,赋能乡村振兴。 图为调研团在裴寨村纪念馆合影。通讯员 张乃耘摄 炎炎夏日,蝉鸣悠长。2023年7月18日至2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调研团赴辉县市调研山楂产业
山东省蓬莱的木兰沟村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并荣获曾荣获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的休闲旅游山村等荣誉称号。2023年7月2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赴山东烟台产区“犇鲁
为推动红色精神传播,引领更多的青年体会红色文化,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补足精神之“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赴延安市南泥湾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南泥湾镇,开展为期10天的以追寻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革命圣地,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体内涵。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延安科技支农助力羊奶产业服务队来到了甘泉县的延安劳山羚晟牧业有限公司的湖羊繁育基地,实地了解奶羊场的发展状况,亲身参与到疫苗注射等工作,为后期开发智能育种系统获取并收集了当前羊场的实际需求。为这片农业领域注入了新的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已进入新时期,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为了解乡村振兴的发展情况,承担起强农兴农的责任, 8月30日至9月 3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瀛湖镇枇杷产业调研团 相继走访湖心村、洞桥村等枇杷产业致富成功村,走进村民的家里, 深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