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镇“羊名天下”,打造“苏坊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08-25 浏览:

党定村的蜕变是党建引领下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典范,也是广大农村地区可资借鉴的有效振兴模式,围绕党定村“党支部+”的发展脉络以及由此衍生的“联合党委+”全域产业发展机制已经成为党定村乃至苏坊镇的响亮招牌,作为振兴样板受到蒲城县委县政府的赞赏并在蒲城县大力推广。

image.png

图 1苏坊模式基本思路示意图

“政府+产业园区+村集体+新型经济组织+贫困户”的模式是党定村“联合党委+”发展模式的总结和创新,该模式通过把财政“拨款”变为“投资”,作为村集体资产入股到“联合党委+产业基地”示范点,每个按500万元左右“拨改投”资金计算,约8000万元投入到镇村,由镇统筹使用壮大产业,与经营方签订产权明晰、反担保、资金分红等协议,按最低8%收益计算,每年全县村级集体收益640万元(每村平均2.95万元),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这些收益主要用于将最弱势贫困群众滚动纳入进行扶持,剩余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改善基础设施等,是村集体实实在在的资产。区域联合发展的振兴模式不仅是乡村振兴新阶段“县域振兴”的发展要求使然,更符合先富带后富、公平公正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逐步迈向共同富裕的有益探索。

image.png

图 2党定村党总支综合服务社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回顾这几天的调研过程,团队成员无一不感叹于在党的领导下,党定村发生的这场由内而外的蜕变。党定村淳朴的村民,热情的养殖户,健谈的胡宏社书记,博学的张晔书记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千千万万活跃在基层一线,投身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的人们,他们的实践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在新时代党建精神的指引下,他们将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家乡的发展进步乃至整个国家的兴旺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是新时代党定村真正的主人。短暂的调研很快结束了,但是党定村发展的步伐才刚刚迈开。远处,雨过天晴。乌云后的太阳重新放射出光芒,这光芒,党定人民的眼中也出现过。霎那间,我的脑海中飘过这样三句话: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责任编辑:张金行 王晓 魏雅瑄
相关文章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西藏自治区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西藏自治区

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2025年8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实践团启程前往川藏公路,开展沿线服务站设施优化调研。团队 依托专业北京, 从成都平原启程,沿国道318一路西行,深入新津、浦江石像、天全、泸定、折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学子深入雪域高原,为川藏公路服务站升级注入专业智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邓科 刘艺柔)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发展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的号召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天路驿

西农学子深入延安问技于棚,求知于行磨砺初心

西农学子深入延安问技于棚,求知于行磨砺初心

2025年8月9号至8月1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前往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暑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学子赴胶东军区旧址纪念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学子赴胶东军区旧址纪念馆

6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与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本次实践团队由学子王子豪担任领

西农学子三下乡: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西农学子三下乡: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