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SPEs)是克服液态金属离子电池安全问题并提升能量密度的潜在方案。然而,非反应性阴离子迁移导致SPEs的电流负载能力受到严重限制,使电池循环寿命急剧下降。对于离子迁移受限的无溶剂固态电解质体系,增强离子运动与能量转化过程相关性的策略具有关键作用。
受阴离子参与液体/凝胶系统电极反应的启发,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丁书江教授团队提出一种构建先进全固态电池的新型集成策略。团队采用阴离子受体材料聚乙烯二茂铁(polyvinyl ferrocene, PVF)作为正极,聚合物链上的二茂铁单元促使Li+与阴离子共同作为有效的电荷载体(图1)。由于具有高效的离子利用率,与常见的固态电解质(PEO-LiTFSI)匹配的Li||PVF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在100 μA cm-2 时具有107 mAh g-1的放电比容量,并在1000 μA cm-2下具有62.9%的容量保持;阴离子参与电极反应削弱了浓差极化对阳极的劣化的影响,构建的固态电池在300 μA cm-2下能够稳定循环超过4000次(图1)。该工作为先进聚合物基固态电池的设计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图1 阴离子受体正极聚乙烯基二茂铁(PVF)的制备及Li||PVF电池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以上工作以《以阴离子受体正极材料扩展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的有效载流子》(Expanding the active charge carriers of polymer electrolytes in lithium-based batteries using an anion-hosting cathode)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 Commun.)。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孙宗杰,化学学院郗凯教授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丁书江教授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离子导电聚合物的设计及应用,前期工作已在《材料化学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和《纳米能源》(Nano Energ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
为便于陕西学子推广活动成果,经过陕西大学生网协调,现已开通站内新闻向外推送业务。 所有在本站发布的文章都可以向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百度新闻等国内知名媒体推送。具体情况请联系编辑。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向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心、互学互鉴提供了重要平台。希望更多两岸青年通过论坛成为同心同行、携手
传承弘扬西迁精神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中共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意
欢迎各位同学来陕西大学生网进行投稿。具体投稿细则请查看 投稿指南 。
①白雪茹(左三)带领团队参加比赛。资料图片 ②白雪茹在进行设备调试。学校供图 ■强国建设 教育担当·访谈篇 人物简介 白雪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空间目标高分辨成像和目标识别研究。她带领团队突破诸多技术瓶颈,率先研制出高分辨稳健成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