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至8月1日,动医学院赴冯村社火传承与发扬文化寻访队前往冯村北巷展开调研。
7月25日,寻访队到当地采访老幼,初步了解当地人对社火文化的看法。
7月26日,调研队拜访了当地有名的精通社火脸谱绘画的手艺人杨孝坤老先生。杨老先生今年已高龄七十四,从1964年起便跟社里的柏可达老艺术家学习画花脸。
杨老先生为我们讲解了社火的来源,艺术表现形式及其当下发展情况,还为我们展示了他绘制的脸谱。从冯村社火与“射虎”,到古代戏曲与“二虎守城”,再到社火学习与疫情下社火的困难。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冯村的社火发展虽然较快,自2017年起陆续申请了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情况仍然不容乐观。随着当下的文化与冯村社火文化渐行渐远,能够真正用心学习、传承社火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少,大部分人都“只看热闹,不看门道”,加上疫情原因,社火戏已经近三年没有举办过,更是雪上加霜。
另外,在社火队长的带领下,我们去参观了冯村社火所用的各类道具。从帽子到服饰,固定用的铁芯子,无一不能看出文化积淀之厚重。
最后我们又对队长进行了采访。队长提到,组织社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召集许多社火手艺人,经费方面也常常是靠着爱好者的资助,虽然有政府的支持,但是并不足以支撑社火表演。
村中人了解到我们是为冯村社火传承发扬而来时,都尽可能地提供帮助,村中人说:“我们自小就听社火,也喜爱社火,真心希望社火的路不要越走越窄。”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2025年7月5日至7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感悟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网络强国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铸盾,清网兴乡”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付强带领下,走进汉中开展实践。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六天活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