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依托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旅游方式。如何在生态旅游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无疑考验着各地的生态文明智慧。为探索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8月2日西北农村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生态旅游法治实践调研团前往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具有代表性的沙窝村乡村旅游度假区开展实践调研。
沙窝村距县城13公里,是秦岭国宝旅游度假区建设要点和全国旅游重点村。8月2日上午,队员们来到了沙窝村乡村旅游度假区中的康居乐民宿和熊猫缘餐厅。在这里队员们看到了装修精美、设施齐全的客房和餐厅及当地生态旅游特色产品的宣传。康居乐民宿老板向队员们介绍到:“沙窝村深度融合了秦岭生态、陕南民俗、红色历史等资源,实现了‘吃住学游购’系列服务,是集党建教育、科考实践、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圣地。”通过对康居乐民宿和熊猫缘餐厅的实地调研,队员们认为沙窝村乡村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较为成熟,且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等特点,可谓是将自然环境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图为队员采访康居乐民宿老板
图为民宿内部景观
之后在烈日之下队员们来到了国家4A级景区熊猫谷,对佛坪县生态旅游文化开展更进一步的探索。佛坪熊猫谷区位于县城以北20公里,地处秦岭大熊猫走廊带。在熊猫谷内队员们切实体会到了佛坪县山水之幽、静、秀、奇;充分认识到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地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即使在烈日之下,熊猫谷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他们远离了城市的琐事,与家人或朋友聚于此地,眼神中充满了对大山美景的向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人们生活水平的要求不停提高、追求回归自然的背景下,生态旅游业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步骤。佛坪县依托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出适宜的景点,围绕景点衍生出住宿餐饮等服务,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生态致富之路。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
“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2025年7月5日至7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感悟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网络强国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铸盾,清网兴乡”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付强带领下,走进汉中开展实践。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六天活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