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渭南市白水县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的影响调研队”赴渭南市白水县开展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的影响的调研活动。此次实践活动得到学校以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与农户进行了深入交流,调研进展十分顺利。
在白水县大杨村,当地村干部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在知悉我们活动目的之后,村支书对本村农业补贴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之后我们便有序对村民有关农业补贴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
在交流之后,我们对大杨村的农业、农户的基本状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每家基本是六十岁以上的劳动力在进行种植、劳作,青壮年劳动力多选择外出务工,毋庸置疑农户老龄化是现如今大杨村农户的典型特征;每家种植面积在六亩到十亩,种植面积较少也是基本特点;“靠天吃饭”是在谈话中农户谈及最多的词语,农户对干旱、冰雹等等自然灾害往往是无能为力的,一旦发生自然灾害,颗粒无收的状况是较为普遍的;另外,家庭对粮食的需求量较大,许多农户选择自留至少一半的小麦,通过出售粮食的方式来获得的收入较低;除此之外,由于今年油价、化肥价格暴涨,农户投入成本较大,许多农民苦不堪言。不难看出,由于耕种所获利益较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户老龄化状况严重,又因为年龄大、种植面积少,农户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承担对于他们而言政府补贴较少的机械设备,机械化程度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又导致农户收益低下,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相较于低收益、高成本的种植情况,无疑是农户无法承担的支出,因为主观情绪上拒绝购买,所以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了解是贫瘠而又消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政府的宣传不到位;农户对于粮食最低收购价的认识就等于粮站收购,相比较之下,每亩地每年七十元左右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农户最为熟知的农业保护政策。
农业补贴的改进以及落实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期待在农业机械化与农户老龄化的博弈中,农业补贴政策能够带给农户切实的利益,帮助改善农业、农村、农民的情况,推动乡村振兴。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走进了西安周至县的村委会,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调研。 在周至县村委会,热情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志愿者们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村委会的日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调研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普通话,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寓教于乐,推广普通话 7月12日上午十点整,参与“三下乡”的暑期调研团队已经到达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晨曦微露,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三下乡志愿者们满怀激情,集结完毕,向着乡村的广袤土地进发。他们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奉献的热情,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劳动篇章。 辛勤耕耘,体验劳作之艰辛 。 到达目的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