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面对形势严峻的疫情防控局面,在工作中、生活上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困难被一一克服,工作、生活也慢慢理顺。”2021年12月28日深夜12点,气温已降至零下十几度,能动学院辅导员张鑫将身体不适的学生几经辗转送至西安交大一附院及时就医后,才稍微松了口气。冬日的创新港校区比西安市区寒冷,空旷的涵英楼南广场寒风刺骨,法学院专职委员张乃钟站在冰冷的地面上,即使穿了厚底的鞋子,也是足底冰凉。每次在涵英楼南广场核酸检测点岗位上工作的时候,一站就是大半天,但她不惧寒冷,不断提醒同学们注意保持间距。张鑫和张乃钟是疫情防控一线众多老师们的一个缩影。不论是在核酸检测点,还是在物资分发的现场,到处都能看到研工老师们的身影,用细心、耐心、真心为这个寒冷的冬天筑起一道温暖的屏障。
“常常一忙就是一天,有时候忙起来甚至都忘记吃午饭。”在疫情防控初期,面对基础医学院两个校区人员流动零散且复杂的防疫形势,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辅导员蔡中正以“陀螺”的姿态每天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能动学院辅导员雷驰说道:“很多工作都是第一次开展,遇到困难是正常和难免的,但是在各位同事的团结一致、志愿者同学的踊跃报名、所有同学的齐心协力下都是遇难即解。”
“最近确实挺辛苦的,为了保障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和安全,每天都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经常晚上12点多还在和领导沟通相关工作,平时加班加点都忘了吃热乎的饭菜,是真的很累。”人文学院辅导员闫潇说道,“但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辅导员,这就是我的工作职责,我必须扛起这个大旗,为同学们做表率,我们一起携手,共克时艰。”
“只要是需要老师的地方,他就会站在我们身后”,药学院一位研究生这样评价学院专职委员张华东,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张华东被隔离在家,但时刻心系着在校的研究生,线上统筹管理整个药学院的抗疫工作,24小时手机畅通,无论是大小事,让同学们倍感安心。
“梁老师,物资搬运目前还缺人。”“梁老师,有学生情绪不好,需要疏导。”随着疫情防控压力与日俱增,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梁佳艺已经连续几天没有睡好觉了,秉承着“能出主意出主意,能出力气出力气”的想法,他在背后默默支持各项工作的平稳运行。在指挥部成立之初,口罩、酒精湿巾等物资较为短缺,他把“家底”都贡献了出来。
疫情爆发初期,人居学院副院长许领在接到书记的电话后,便马上收拾行李义无反顾奔赴创新港防疫一线。许领说:“我就是要传递一种声音,我们学院的老师一直和大家在一起。”他在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还组织开展对教研室、实验室安全排查,及时处理实验室通水管道漏水问题,确保实验室安全。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安心,航天学院副书记陈永华一直与学生在一起,坚持挺在抗疫一线,有时是在寒风刺骨的清晨与志愿者们一起维持核酸检测队伍,有时是在为学生们分发捐赠物资与志愿者们一起搬运物品,有时是在食堂与志愿者一起管控排队打饭秩序。“学生的身心健康所在,就是自己的岗位职责所在!”他坚定地说到。
在日常疫情防控工作之外,老师们也不忘给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和防疫科普,让“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落在实处。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许明积极同写论文的学生沟通,定期逐一询问论文进展情况,讨论论文写作中的困难和瓶颈。许领给全体博士生开展了一次基金写作的线上教学课程。公卫学院党委副书记岳甜和材料学院吴国娇组织动员老师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进行线上防疫知识科普宣传,将科普抗疫知识的长图文创作成“保护绿码行动”“疾控短信解读”视频登上人民网。党委研工部的颜佳带领抗疫宣传新媒体团队,聚焦防控一线,通过收集采写疫情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事例,强信心、暖人心,让广大师生看到疫情防控工作背后每一位义无反顾、无私奉献的交大身影,为赢得这场战“疫”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老师也没有比我们大几岁,但却让我们觉得很安心,很暖心。”物理学院的研一学生说道。在疫情突然来袭时,作为学院年龄最小的辅导员刘文慧坚持挺在防疫一线,扛起学院研究生疫情防控的任务。对作为新入职的辅导员“萌新”新媒体学院辅导员孙艳婷来说,在校园里经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大考,作为疫情期间新媒体学院唯一一名在兴庆校区内的老师,她积极努力协调学院的各类物资,组织并带领学院抗疫青年先锋队的志愿者进行分装发放。天气虽寒,人心炙热,生命学院辅导员田宇欣不仅开展学院学生核酸检测、为学生采买生活物资、封控区学生餐食物资配送等,还开展线上心理讲座、宣传防疫资讯,传播抗疫正能量。“念同学所想,办同学所急,勠力同心,携手抗疫!”化学学院辅导员唐卓悦说道,她也是一名新入职的老师,同样也是学院年龄最小的党员教师。疫情突如其来,90后的年轻老师们在防疫一线用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了学生能够平安返家,与家人团聚,过圆满健康的新年,西安交大研工老师们依然东奔西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一个个动人身影,持续奋战在防疫一线,个体的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的防疫合力,在寒冷冬日里传递着温暖。
2025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实践队怀揣文化探索热忱,踏遍贵州山水,先后深入贵阳市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一场文旅探索与非遗传承深度交织的社会实践。漫步黎平县肇兴镇翘街古城,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队员们俯身触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