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等20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五届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落下帷幕,由校团委组织申报的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青铜育人、志愿先行——周秦文化服务地方项目》荣获第五届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银奖。
公益项目大赛自2021年5月份启动以来,先后经历项目申报、初次评审、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四个阶段。全省412个项目参加了评选,内容涵盖乡村振兴与农村基础教育提升、社区治理与公益服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疫情防控与应急救灾、网络文明与文明实践、法治教育与禁毒防艾、生态环境与节水护水、文化科技传播与旅游服务、阳光助残与为老服务和其它等十个类别。最终,我校公益项目脱颖而出,获得银奖。
近年来,校团委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专业优势结合起来,把办学特色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充分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环节,丰富了第二课堂活动,充实了学生社会体验,坚定了文化自信,有力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青铜育人、志愿先行——周秦文化服务地方项目》是由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负责的一项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依托我校青铜器博物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立足宝鸡地域文化,秉承“弘扬周秦文化 发展地方旅游 服务地方需求”的宗旨,组建党员、团员骨干,结合专业所学,凝练特色,打造品牌,宣传周秦文化。20年来,累计培养志愿者1000多名,接待中外游客90000多人,累计讲解服务时长超过100000小时。先后受到省市校各类表彰11次,两次获“陕西高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奖”,2020年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陕西省教育厅官方门户网站》《西部新闻网》《宝鸡日报》《宝鸡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报道,为宝鸡旅游、文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25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实践队怀揣文化探索热忱,踏遍贵州山水,先后深入贵阳市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一场文旅探索与非遗传承深度交织的社会实践。漫步黎平县肇兴镇翘街古城,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队员们俯身触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