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2022年寒假返乡社会实践活动宣讲动员会于线上举行。本次宣讲活动由共青团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校团委副书记石杨根、社会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团和组长团成员以及来自各书院、学院等1200余名同学在线参加会议。
社会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团成员刘昊峰对寒假社会实践的活动背景进行了介绍。从1982年首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出征开始,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功开展40年。2021年,共5528人参与西安交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累计发布“三下乡”相关社会实践新闻媒体报道1508篇。刘昊峰还提到,在疫情期间,实践团队可以通过“云端”实践、疫情专题调研、在线交流分享等形式展开实践。
石杨根致辞表示,本次寒假返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结合学校和地方的疫情防控政策进行安排,同学们可以聚焦于社会观察、理论宣讲等方面开展实践。由于疫情发展形势仍不确定,建议实践团队做好转为线上实践的预案。今年寒假社会实践的活动原则为精准组织、严控规模、提高质量,旨在打造高质量社会实践项目。石杨根希望同学们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有所收获,践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美德。
实践中心曹佳佳介绍了今年寒假社会实践自主立项实践项目。今年社会实践的主题包括百年青春接力、绽放战疫青春、青年在乡野、公益服务进基层、民生大侦探、宣讲新声音。实践形式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理论宣讲、见习实习、网络线上五种形式,针对今年社会实践的活动原则,团队报名审核的通过标准也有所提高,主要包括对报名团队思想导向、实践价值、实践内容、实践成果、实践安全的评估以及信息填写准确性的确认。
实践中心马文杰对今年寒假社会实践专项实践项目进行了介绍。专项实践项目为同学们提供了指定的实践方向,今年的专项实践项目共包括政企实习实践、专家课题项目、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微光”公益支教计划、“同阅中国”中外学生联合研学实践项目五大模块。
杨雅儒对今年寒假社会实践的主要要求进行了宣讲。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分为宣讲动员、报名立项、实践实施、总结考核四个阶段,并根据学校的疫情防控政策进行相应调整。同时,杨雅儒分别对实践报名要求、相关注意事项、学分问题、安全问题、宣传要求、实践成绩等重要事项分别进行了深入解读。此外,针对疫情防控形势,杨雅儒指出,中心将设置防疫工作专人联系相关队伍;通过各方渠道实时发布疫情形势提醒公告,二级单位将发挥过程管理作用。参与实践的队员也务必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政策。
往期优秀社会实践代表介绍了爱驻夕阳团队和壮乡同心宜山行团队。薛迎迎介绍了爱驻夕阳团队的活动背景、往期实践风采以及团队成员招募要求,并分享了团队开展实践的经验,指出实践团队可以充分结合社会调研和数据分析,积极寻求指导老师的帮助。覃耀同学介绍了壮乡同心宜山行团队的开展情况、宣传情况及相关成果,并分享了志愿服务支教类实践活动的相关经验。
刘昊峰就同学们寒假社会实践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到场的同学积极提出问题,在答疑环节与实践中心的成员展开了积极互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年学子应该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我能力,创造社会价值。
2025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实践队怀揣文化探索热忱,踏遍贵州山水,先后深入贵阳市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一场文旅探索与非遗传承深度交织的社会实践。漫步黎平县肇兴镇翘街古城,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队员们俯身触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