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光荣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在各类国家级赛事频频获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01-01 浏览:

近年来,教务处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各竞赛项目团队指导老师们也在不断地积极探索,将竞赛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大力发挥学科竞赛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打通理论知识学习、实践动手锻炼、创新和科研实践的人才培养路径,取得良好效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程机器人竞赛团队再获佳绩

11月26日,2021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成绩揭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程机器人竞赛团队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其中王宇杰、刘泉明在“物联网创新设计”项目中荣获冠军。此前7月19日在西安举行的2021中国机器人大赛工程竞技项目专项赛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程机器人竞赛团队获一等奖1项。

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国际工程机器人联盟中国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大赛面向工程应用、突出创新实践,是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科技竞赛活动之一。本届大赛因疫情原因,采用线上竞赛形式,共设22个比赛项目,共有包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内的35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000支代表队参赛,参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队伍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代表队结合学科特色及发展需求,选择突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的比赛项目,加强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经过大半年的艰苦训练,在首次参加的物联网创新设计项目就获得冠军。(李春艳  王少坤)

获奖合影1_副本.jp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在2021年“知链杯”大学生金融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喜获佳绩

12月11日,由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工商大学承办的2021年“知链杯”大学生金融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落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代表队继省赛中取得一等奖1个、三等奖3个的成绩后,在经管学院胡振、杜君楠老师精心指导下,2019级金融专业付乐乐、韩超君、潘亚楠、李叶萍四位同学组成的竞赛团队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的佳绩。

此次竞赛历时三个月,全国各高校通过校赛、省赛和邀请赛选拔,最终共100所院校的100支代表队进入全国总决赛进行最后的角逐。赛事内容涉及区块链金融基础知识、区块链金融应用技能操作以及区块链技术应用三个模块,对团队成员金融科技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技能应用水平要求较高,作答过程系统自动计分。在竞赛过程中通过深度剖析行业案例,洞悉行业发展,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生们对于金融科技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最终推动国内高校金融科技教学改革和内涵升级,满足金融科技产业人才需求。(李春艳  王少坤

参赛师生合影_副本.jp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生在全国第十四届创新创业年会中获奖

12月10日至12日,由教育部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送的2件作品在创新创业成果展中脱颖而出,揽获大奖。

本届年会以“锐意探索,勇敢突破”为主题,从全国近300所高校中,评选出514项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展。年会通过学术报告、创业路演、成果现场展示和网络展示等方式,交流展出学术论文199篇,改革成果展示项目250项,创业推介项目65项。大会通过专家评审、路演投票等方式,最终评选出“优秀学术论文”20篇、“最佳创意项目”21项、“我最喜爱的项目”20项、“最佳创业项目”10项。

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郭雷、王卿儒等同学的学术论文“卵穗山羊草1Ug染色体附加通过改变面筋蛋白的组成和微观结构提高面团流变学特性”获“优秀学术论文”。刘垣园、郭俊兰等同学完成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Mn4+掺杂双钙钛矿型红色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在LED植物生长灯的应用研究”获“最佳创意项目”。化药学院余瑞金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农学院高欣老师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导师”。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是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的一项重要年度性活动,是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学生参与多、水平高的盛会,至今已连续举办14届。历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全国创新创业年会项目推荐与参会组织工作。本届年会2件参赛作品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千余项在研创新创业项目中遴选推荐。成功入选参展论文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次组织邀请多名专家对参展项目一对一指导,反复打磨,不断完善项目,最终两个项目均在本届年会中取得佳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获最佳创意项目_副本.jp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获最佳创意项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获优秀学术论文_副本.jp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获优秀学术论文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三面向、三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改革,构建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系和“一院一赛”为核心的学科竞赛体系。下一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大项目引导力度,规范过程管理,结合专业、主动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与学科竞赛有机结合,以赛促学促教促创,努力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打造成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金课”。(周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在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获奖

“中信银行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于2021年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宁纪锋教授指导,张晶副教授带队的参赛作品“面向植物工厂的圣女果视觉识别关键技术”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经过决赛激烈角逐,该项成果荣获国家级三等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优秀组织奖单位,是全国农林院校唯一晋级总决赛并获奖的队伍,也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连续第二年进入该项赛事的总决赛。

“中信银行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于2021年5月正式开赛,共有来自全国二百余所高校的1505支有效队伍报名参赛。经过紧张的复赛角逐,共有85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学子徐鹏辉、林靖雅、孙宝真及机电学子林丰山共同完成的“面向植物工厂的圣女果视觉识别关键技术”,针对植物工厂环境下圣女果自动采摘中的果实和果梗视觉识别问题,构建了双模态圣女果图像数据集,基于深度实例分割网络,通过分析圣女果果实和果梗的空间约束及其尺寸的差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ask R-CNN双模态圣女果视觉识模型,具有识别精度高和检测速度快的优点。并且在云端发布了圣女果在线识别系统,得到了评委的认可。

image1_副本.jpg

“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大赛以“AI赋能、创新引领”为理念,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主题,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为人工智能领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赛的目标是联合多方力量,努力把大赛办成在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被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单位和企业行业广泛认可的高层次、全国性重要赛事,逐步实现与同类型高水平国际赛事接轨。(徐鹏辉 张晶)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

责任编辑:李春艳 王少坤 徐鹏辉 张晶
相关文章
青助乡村兴 | 黔山侗韵承非遗,青春耘梦振乡兴

青助乡村兴 | 黔山侗韵承非遗,青春耘梦振乡兴

2025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实践队怀揣文化探索热忱,踏遍贵州山水,先后深入贵阳市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一场文旅探索与非遗传承深度交织的社会实践。漫步黎平县肇兴镇翘街古城,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队员们俯身触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

长安大学团队研发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助力交通安全再

长安大学团队研发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助力交通安全再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从周

“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从周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语脉同频·双普同兴”:西农学子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纪

“语脉同频·双普同兴”:西农学子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纪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西安交大斩获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团体赛总冠军、唯一特

西安交大斩获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团体赛总冠军、唯一特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