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学党史 践初心】(28)黄世绶:风云八十载 红心永向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01-01 浏览:

“为人民服务不论大小,做大事是为人民服务,做小事也是为人民服务,要努力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这是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坚守的初心和信念。他,就是黄世绶教授。

黄世绶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原直属党支部书记、原系副主任、英语教授,从教三十八年,教学效果优异,工作业绩突出,曾连续七年获年终综合考评“优秀”等级,退休前后八次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一次获评“优秀党员标兵”、陕西省高教系统优秀党员,三次获评“正能量之星”,连续四次获评“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他翻译、审校了农业科技文献130多篇近百万字,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及强农兴农任务做出了一定贡献。

“为人民服务”信念之萌生

1964年7月,一个一直怀揣着灿烂炽热的“三农梦”的年轻人,从西安外国语学院顺利毕业,毅然放弃了去哈尔滨商学院任教的机会,主动要求分配到能让梦想之花盛放的西北农学院。

1965年暑假,为了探寻向往已久的延安革命圣地,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这个年轻人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由西农工会组织的赴延安参观之行。在那片红色的热土上,他先后参观了铜川矿务局的桃园煤矿,了解了救火英雄冯玉萍的光荣事迹,并下到矿井体验采煤工人的艰辛;他登上了那座神圣的宝塔山,“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萦绕心间;他走过了延河大桥、延安大学,以及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纪念地,那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深深打动了他的心,使他的灵魂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在张思德同志的墓前,他找到了《为人民服务》一文的出处,“毛主席的这篇文章虽然很短,但它激励、鞭策了几代人,从那以后,我也倍受鼓舞。‘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闪光的大字一直刻在心里”。正是这次延安之行,让“为人民服务”的种子在他的思想里生根发芽,参观返校后他便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为人民服务”信念之蔚然

然而,这个年轻人的入党之路走得并不顺利。1966年春节过后,他和其他40多名同志一起去蓝田县参加农村社教,本想努力工作以接受党组织的考验,但不久之后的“文化大革命”让他们不得不返校参加运动。

1968年到1972年,他和外语组其他教师一起下放到“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入党事宜便只好暂时搁置了。但在此期间,他加入党组织的决心和信念始终没有丝毫的动摇。197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项工作走上正轨后,他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为了能更快地向党组织靠拢、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他和另外几名入党积极分子自发成立了一个业余党课学习小组,定期组织学习、讨论,撰写心得体会,进行思想汇报。终于,在1984年7月9日,他通过了党组织考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他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兢兢业业,在三尺讲台上走过了三十八载。2002年9月,他正式退休,告别了见证他从一个翩翩青年蜕变为受人尊敬的老教授的讲台。然而这位花甲老人并没有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他曾说:“‘关心下一代’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受过党多年教育、培养的老党员,理应把自己的夕阳余热献给党的‘关心下一代’工作”。

2002年至2014年的十二年间,他一直负责全校5个院系的教学督导工作,共完成360多位青年教师的随堂听课工作,努力做好“传、帮、带”,全方位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2015年退出督导组后,他又开始全力协助校关工委开展关心青年学生工作,接待过40多位学生来访,先后为六个院系新生做过9场入学教育报告,听众达2000余人,并于2015年和2017年先后选编出版《英汉对照名言警句精选》《英语名家谈英语学习方法》两本书籍,共印6000余册,免费赠送给学生。

2016年4月到2020年9月,一直受聘担任外语系党建组织员,协助外语系党委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先后帮助发展学生党员42人。2012年至2020年,他连续四次获评“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为人民服务”信念之传承

在喜迎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这位爱好旅行拍照的耄耋老人为党献上了一份珍贵贺礼大幅照片“云海奇峰”(取景江西三清山),并题词“云海扬波千变幻,天公立柱傲万年”,寓意为:不管世界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犹如擎天石柱一般万年不变。

他谈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十四五规划蓝图的擎画、疫情防控的及时高效……无不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对新时代的青年党员予以殷切期望:要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赓续精神血脉,不忘初心,时刻思考自己为何入党,端正入党动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负父母、党和国家的期望。

“不忘初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终身,为国家教育事业奉献终身!”这是黄世绶教授始终为之奋斗的人生信条。在“为人民服务”信念的指引下,他将继续发光发热,为胸前的党徽增光添彩!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

责任编辑:李春雨 张舒
相关文章
青助乡村兴 | 黔山侗韵承非遗,青春耘梦振乡兴

青助乡村兴 | 黔山侗韵承非遗,青春耘梦振乡兴

2025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实践队怀揣文化探索热忱,踏遍贵州山水,先后深入贵阳市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一场文旅探索与非遗传承深度交织的社会实践。漫步黎平县肇兴镇翘街古城,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队员们俯身触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

长安大学团队研发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助力交通安全再

长安大学团队研发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助力交通安全再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从周

“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从周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语脉同频·双普同兴”:西农学子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纪

“语脉同频·双普同兴”:西农学子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纪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西安交大斩获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团体赛总冠军、唯一特

西安交大斩获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团体赛总冠军、唯一特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