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校友建功立业风采】贾伟平:一辈子研究“甜蜜事业”,许多“第一”与她有关

交大新闻网 2021-12-07 浏览:

贾伟平,1978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93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内分泌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导师丁汉伦教授;2003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导师陈家伦教授。现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长期致力于糖尿病精准诊疗、预警筛查、发病机制的研究及防治工程管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一、排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排一),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作为通讯(含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99篇,主编国际首部持续葡萄糖监测中英文专著。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亚洲糖尿病研究协会亚洲糖尿病流行病杰出研究奖。2020年当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管住嘴、迈开腿”,时隔多年后,糖尿病患者老吴都记得贾伟平教授的这句话,“她总是擅长用我们老百姓听得懂、可操作的方式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结缘医学近半世纪,一直致力于糖尿病诊治技术和防控工程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务实的医院院长、授业解惑的医学教授、有担当的全国人大代表,在贾伟平人生的不同阶段,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岗位,而有一个贯穿始终,就是内分泌代谢疾病领域的医生,一辈子研究“甜蜜的事业”。她的名字,屡屡与“首次”相连:首次发现12个中国人2型糖尿病新易感基因,首次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型生物标志物,首次提出中国人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切点,首次建立动态血糖监测的正常参考值。她的探索,开启了糖尿病诊断治疗的“中国模式”,成果写入全球医学指南、教科书等。

结缘医学,扎进糖尿病防治攻坚战

我国慢性病危害严重,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88.5%。糖尿病是上升最快的主要慢性病,可造成失明、截肢、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亦与肿瘤、感染等重大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糖尿病防治是一项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管理工程。1993年,贾伟平进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工作,在我国糖尿病发病机制分子研究的先驱人物项坤三院士的指导下,一头扎进了糖尿病领域的研究及防治工作。

随着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改革,我国人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调查显示,在1989年至2007年间,糖尿病的患病率几乎增长了5倍,然而,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仍主要是基于国外的循证学证据。“哪些人得糖尿病、什么时候发糖尿病,可能和遗传密切相关。由于人种不同,国内外糖尿病易感基因有较大差异,因此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必须研究中国人糖尿病的遗传发病特点,才能创建适用于国人的早期预警技术。”贾伟平深深认识到,必须加紧研究更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方案。

贾伟平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开展了大规模的糖尿病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系列研究。确定了40个国人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其中新发现有别于欧美人群的12个位点;建立国人遗传易感基因谱,揭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中国人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构建遗传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高效检出糖尿病遗传风险高的个体。其研究成果被写入美国斯坦福大学主编的教科书并评价“该模型能很好预测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导致的血糖异常”。柳叶刀子刊评价,“她是针对中国糖尿病特点的研究者,架起遗传和临床、医院和社区间的桥梁”。

肥胖是糖尿病的高风险因素,但肥胖类型与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风险关系尚未明了。近三十年来,贾伟平持续开展肥胖类型与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系列研究,通过对1.3万人体脂分布表型的精准检测,确定我国超重肥胖人群中60%是腹内型肥胖,揭示腹内脂肪堆积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进而提出腹内型肥胖诊断新标准,显著提高预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效率。研究成果被写入我国9部医学诊疗指南,并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成人体重判定》。

直击“痛点”,发展精准监测、精准干预策略

在研究一系列糖尿病早期预警关键技术的同时,贾伟平带领团队持续开发糖尿病“精准干预”诊疗新技术。

传统血糖检测方法痛苦多,且难以反映糖代谢全貌,而过度的血糖波动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危害。有没有痛苦少并且能够精准干预的手段?2007年来,贾伟平主持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技术临床应用标准研究,监测及分析了糖尿病和对照人群90万组数据,创建CGM正常及异常国际标准,建立了各类糖尿病动态血糖谱特征;随后又在全球首次揭示了血糖波动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TIR)与视网膜病变的密切关系,即血糖波动大、持续时间长可以导致致盲性眼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根据动态血糖谱精准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用CGM技术联动云平台精准指导糖尿病新冠患者的救治,使不良结局事件数下降30%。贾伟平的研究揭示了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及正常人的血糖波动规律,创建了动态血糖监测技术临床应用关键指标,研究成果连续被国内外诊疗标准采用。她主编了国际首部持续葡萄糖监测的中英文专著,其中,英文版由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出版,被列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美国内分泌学会主席评价:“贾伟平及其团队是国际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的引领者”。

扎根基层,将“个体诊治”推向“群体防控”

长期深处临床一线,贾伟平深刻地认识到糖尿病致病过程长、诱发因素多、覆盖人群广,为更好地消除糖尿病对民众健康的危害,必须从个体诊治迈向群体防控。

责任编辑:校友部
相关文章
西安交大斩获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团体赛总冠军、唯一特

西安交大斩获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团体赛总冠军、唯一特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

西安交大2025级学生军训带队干部培训会召开

西安交大2025级学生军训带队干部培训会召开

7月16日上午,2025级学生军训旅在主楼B-305教室召开了校内带队干部培训会。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2025级学生军训旅政委,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刘恒,军事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书院抽调的带队干部出席会议。2025级学生军训旅旅长、校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教

西安交大师生参加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

西安交大师生参加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

为进一步增强校地合作,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综合型人才,7月15日下午,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作启动会在咸阳市人民政府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参加会议。依托“攀登计划”实践平台,西安交大优秀学子赴咸阳政府机关见习。咸阳市委

长安大学研发新型铝酸锶长余辉标线技术助力机场道面安

长安大学研发新型铝酸锶长余辉标线技术助力机场道面安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联合中国民航总局智能建设与维护重点实验室,在机场道面标线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铝酸锶(SrAlO:EuDy)的长余辉蓄能发光标线涂料,显著提升了标线在夜间及恶劣天气下的可视性与耐久性,为航空交通安全提供了创

陕西科技大学科普支教实践团:雏梦课堂,放飞梦想

陕西科技大学科普支教实践团:雏梦课堂,放飞梦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7月12日至20日,陕西科技大学“辉光日新”科普支教服务队赴汉中市南郑区法镇茨坝村开展系列科普支教服务活动。 做中学,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