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2021级研究生新生迎新会暨开学第一课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涵英楼南广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900余名研究生新生齐聚创新港同上“爱国奋斗”第一课,谱写人生新篇章,誓做新时代西迁精神新传人,开启报国新征程。迎新会在激昂的国歌中拉开帷幕。
校党委书记卢建军、校长王树国,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其他校领导及各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全体新生辅导员以及媒体代表出席会议。副校长郑庆华主持会议。
近日,西迁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西迁精神视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激励新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的进程中,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新贡献!
“你们怀揣梦想,历经拼搏,进入了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深造学习,我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欢迎你们的到来!”卢建军寄语研究生新生。他提到,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传承弘扬西迁精神是大家进入西安交大的第一课、必修课。他强调,新时代、新理念、新格局,新挑战、新使命、新担当,西安交大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研一体、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协同育人,坚持人文与科学并重,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基础更加扎实、融合更加深入、合作更加广泛、质量更高、成效更好、特色更强、贡献更大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世界人类文明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交大力量。希望交大学子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珍惜大学时光,掌握前沿知识,锻炼过硬本领,在创新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人生的道路上百折不挠、一往无前,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党之人才、国之栋梁。
王树国深刻剖析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研究生们需要承担的时代使命。他表示,在学科融合、行业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同学们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同时又肩负着延续拓展未来新技术革命发展的使命,要深入思考,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与老师共同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从事“小课题”,关心“大事业”,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他对同学们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善于发现问题,关注科技前沿;二是敢于面对问题,抓住发展机遇;三是夯实科研功底,持之以恒地解决问题;四是深入了解社会,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为学科进步、世界发展作出贡献。“交大学子要密切关注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发展,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出交大青年的贡献。我由衷地期盼,也坚信在不久的未来,大家一定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希望之所在。”
2025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实践队怀揣文化探索热忱,踏遍贵州山水,先后深入贵阳市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一场文旅探索与非遗传承深度交织的社会实践。漫步黎平县肇兴镇翘街古城,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队员们俯身触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