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晚8点,西安交大参加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42支队伍、126名优秀学子经过四天三夜的艰苦“鏖战”,如期完成了参赛作品设计制作并提交设计报告,顺利完成了本届大赛。
受全国疫情影响,本届大赛进度安排几经波折,比赛时间由8月4日延期至11月4日,参赛和测评方式由线下变为线下线上相结合,在竞赛组织、团队备赛、比赛场景搭建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安排与要求。西安交大高度重视大赛,由主管校领导直接领导,实践教学中心统筹组织,面对赛事安排变化产生的工作难点,通过与赛事组委会、竞赛参与学院的反复沟通与协调,积极谋划与落实应对措施,保障学校参赛队伍顺利完赛。
精心组建指导队伍,开展系列讲座培训。自今年1月份大赛通知公布以来,由实践教学中心(工程坊)、电信学部、电气学院、机械学院4家单位、20位经验丰富的相关学科和专业的老师组建了本届大赛的指导教师团队,从电子设计竞赛的赛事流程、赛事规则、题目解析、操作安全规范等各方面对参赛团队予以精心指导与培训。为促进同学们深入了解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中心于6月开展了系列专题培训会,特邀电气学院教授杨建国、电信学部研究员张鹏辉与同学们进行现场经验分享与交流。通过一系列活动与宣传,同学们对电子设计竞赛的参赛途径与要求、竞赛对提高学习科研和创新意识的意义以及学校相关支持政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参赛的积极性。
积极谋划解决方案,保障竞赛顺利开展。本届大赛因无法如往年安排线下的巡视及评测,从而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增加了相应环节,对硬件设备、场地布置等方面多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实践教学中心时刻关注着赛事的安排与动向,第一时间做好与组委会和学院的沟通与反馈工作,落实竞赛所需仪器设备和主要元器件及器材的准备。在11月2日晚,组委会发布了对赛场线上环节的多项要求,而现有赛场环境均无相关设备支持。为保证师生们安心备赛、专心参赛,实践教学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连夜联系厂商协定出一套可靠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于11月3日完成了电信学部、电气学院、工程坊A区及七彩阁地下一层6个比赛区域的环境部署和测试工作,有效地保障竞赛顺利进行。同时,实践教学中心与各学院老师紧密合作,通过进行体温健康监测、行程卡等信息的汇总与排查,将赛场进行半封闭管理,禁止非参赛人员进出等措施,做好疫情防控保障。
风雨无情人有情,组团慰问暖人心。11月6日起,西安迎来了一场大范围的寒潮过程,日平均气温骤降10℃,而此时正值参赛冲刺阶段,几乎所有参赛团队都在抓紧时间通宵进行调试与报告材料规整工作。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王小华、陈立斌,电信学部副主任罗新民等一行代表学校携带慰问品前往各赛场看望参赛团队,对同学们近一年来不惜牺牲节假日积极备赛为校争光的努力给予高度赞扬和鼓励,参赛同学们深受鼓舞。同时,慰问团也关切询问了赛场相关楼宇的供水供电供暖保障情况,要求务必为参赛团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旨在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针对工程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极具影响力的针对在校本、专科大学生的电子设计竞赛之一。2015年西安交大提出构建“一个目标、两个原则、三大任务、四项举措”的“一二三四”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以来,已取得显著成绩。实践教学中心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为驱动,本着实干精神,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践行责任担当,将服务师生的责任感融入日常工作,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催生创新创业成果方面持续发力。
2025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实践队怀揣文化探索热忱,踏遍贵州山水,先后深入贵阳市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一场文旅探索与非遗传承深度交织的社会实践。漫步黎平县肇兴镇翘街古城,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队员们俯身触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