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梅雪松教授、彭年才教授分别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1月8日上午,机械工程学院邀请梅雪松教授、彭年才教授在创新港高端装备研究院钱学森报告厅作报告,为全院师生传递信心和力量。机械学院党委书记王朝晖、院长陈雪峰及学院近百名师生代表参加报告会,王朝晖主持报告会。
王朝晖代表机械学院对梅雪松教授、彭年才教授表达祝贺,同陈雪峰一起为两位获奖教授献花。他以“荣誉”“学习”“发扬”为关键词,强调两位教授带领团队获奖既是学校的荣誉又是学院的荣誉,青年教师和博士生要向两位教授学习,继续传承和发扬西迁精神,争做西迁新传人,在国家科技进步的过程中贡献更多的交大力量。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梅雪松作《国产工业发展趋势与思考》主题报告。他从国产工业软件历史背景、工业软件总目标与发展思路、主要任务与成果、专项组织实施方式进行了阐释,指出要打破传统工厂金字塔式逐层而上的数据传递方式,要实现扁平化,平层交互。他强调工业软件要补短板,打造未来优势,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重塑。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梅雪松教授团队的获奖项目为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开发了集同步、张力控制和缺陷检测为一体的分布式电子轴控制系统,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高端包装印刷装备运维过程的智能化管控,降低企业运维成本40%以上。做到了高端包装印刷国产化装备弯道超车,实现了将“中国制造”烙上“中国印”。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彭年才作《核酸检测有利器,科技抗疫显身手》主题报告。他指出,本奖项的取得是团队成员集体奋斗的成果。核酸检测需要一个严密的系统,不仅需要高灵敏的检测试剂,更需要高端的核酸检测设备,试剂盒和检测仪缺一不可。疫情关键时期,彭年才带领的科研团队突破了高端核酸检测仪器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解决了核酸提取易交叉污染、快速热循环基因扩增温度均匀性差、集成式MEMS生物传感以及多靶标核酸检测等系列技术难题,发明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技术并成功产业化系列核酸提取检测产品,形成了一体化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组合,助力疫情防控。他表示,将进一步研发将向着更自动化、更人性化、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彭年才教授的获奖项目为“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不仅为全国乃至全球人民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也为国际新冠抗疫贡献“中国力量”。
陈雪峰作总结发言,他强调,青年教师和博士生要向梅雪松教授、彭年才教授学习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独立创新的精神,甘坐冷板凳,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他指出,要加强产学研结合,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及高效利用。他向梅雪松教授、彭年才教授表达祝贺,鼓励学院师生勇于扛起科技创新的重担,为国家更大的贡献。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
7月16日上午,2025级学生军训旅在主楼B-305教室召开了校内带队干部培训会。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2025级学生军训旅政委,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刘恒,军事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书院抽调的带队干部出席会议。2025级学生军训旅旅长、校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教
为进一步增强校地合作,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综合型人才,7月15日下午,咸阳市2025年大学生进政府机关见习工作启动会在咸阳市人民政府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参加会议。依托“攀登计划”实践平台,西安交大优秀学子赴咸阳政府机关见习。咸阳市委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联合中国民航总局智能建设与维护重点实验室,在机场道面标线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铝酸锶(SrAlO:EuDy)的长余辉蓄能发光标线涂料,显著提升了标线在夜间及恶劣天气下的可视性与耐久性,为航空交通安全提供了创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7月12日至20日,陕西科技大学“辉光日新”科普支教服务队赴汉中市南郑区法镇茨坝村开展系列科普支教服务活动。 做中学,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