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农“育人经”:让学生更“接地气”

未知 2021-11-02 浏览:

“农业高校的学生要多到基层去,到广袤乡村中去发现,去学习。”

10月28日,校长吴普特一行在合阳调研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县建设情况的同时看望了我校驻派合阳县的研究生助力团成员们。吴普特校长认真询问了每一位成员们的生活情况和工作安排,对成员们在合阳的助力工作表示肯定,他还鼓励大家在基层参与工作要大胆,农业高校的学生就要在基层多接地气。

吴普特校长看望慰问在合阳工作的第七批研究生助力团成员 靳军摄_副本.jpg
吴普特看望慰问在合阳工作的第七批研究生助力团成员

在学校与合阳县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座谈会上,吴普特再次强调,选拔一批优秀的硕博士到乡村振兴工作的一线去,不仅为当地乡村治理工作献智献力,更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知识型农业队伍。

锻造乡村振兴先锋队

“这墙绘画得很有深意,生动形象,又贴合当下时代主题。”28日,吴普特一行在南沟社区调研时,特意前往查看了该村村部绘制的一幅巨型墙绘。这幅绘画正是我校第七批研究生助力团的成员们利用节假日发挥专业特长优势、深入一线实践,为南沟社区文化大礼堂绘制的背景墙。

2018年起至今,我校每半年遴选30人左右的优秀博、硕士研究生组成“研究生助力团”,分别派驻合阳县、镇巴县各乡镇顶岗科技副镇长。今年9月,最新一批助力团成员已就位,自该批助力团成员到位以来,成员们结合各乡镇产业发展和资源优势,帮忙联络农产品销售平台拓开路,还组织了多场助农采收活动,掰玉米,摘葡萄,收苹果,与农户同劳作。镇巴的助力团成员们更是深入防汛一线,帮助撤离人员、抢运物资、安置群众。

三年多来,研究生助力团全覆盖走访调研354个村(社区),对接帮扶1800余户贫困户和20个示范园区,利用专业优势帮助当地企业重新设计了腊肉、香菇、木耳、树花菜等农产品包装50多个,设计创意产品30个,搭建农特产品电商、微商平台6个,帮助销售农产品600余万元。

在乡村这个广阔的锻炼基地上,研究生助力团成员“心入”基层,“身到”基层,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有效发挥了科技“联络员”“参谋员”和“宣传员”的作用,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为当地脱贫攻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也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先锋队。

营造争下基层的氛围

“让学生深入基层去调研,是我们很早就开展的一项工作。”在合调研期间,吴普特校长与研究生助力团成员们交流时,多次提到我校2018年进行的‘西北乡村大调查’工作。

我校学生利用暑假在乡村调查 靳军摄_副本.jpg
我校学生利用暑假在乡村调查

2018年7月18日,学校召开 “西北乡村调查”工作部署会,正式开启了历时一个多月的调研活动。这是一次给西北地区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西农智慧”,动员全校2000余名师生深入基层一线的浩大活动。最终调研共涉及65个地级市345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国土面积近4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一半,获得有效调查样本31388个。

在调研过程中,师生走访政府部门,深入乡镇村社开展调查和资料收集,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实实在在的上了一堂“基层实践课”。学校还将调查活动与暑期思政课程实践、大学生科创项目、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对接,与课程学分管理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对接,并把调研活动做成常设实践项目,一届一届地持续做下去,深入培养学生“一懂两爱”的三农情怀和助力乡村振兴的专业能力,让农业高校的学生“接接地气”。

围绕中心培育时代英才

“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一直是我校秉承的办学理念。每到夏收季节,全校22个专业的学生都将全部下地参与麦收工作。学校把课堂搬进麦田、师生上阵忙“三夏”已成为延续80多年的教学传统。这项活动最初从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开始,如今已经覆盖到全体学生。

除此之外,学校更是号召学生前往乡村基层,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产业调研和科学研究,将汗水洒在田间乡头,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此前,校党委书记李兴旺赴镇巴调研时,以我校博士毕业生,曾任火烧店镇烧房坝村党支部书记的尹鹏讲起,他强调,高校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阵地,对于农林高校来说,最重要、最关键的在于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愿意扎根基层,有“三农”情怀的专业人才。

2018年6月,尹鹏先从我校林业生态学专业博士毕业。本可以选择公派出国留学或留校当老师的他,反复考虑后考取了陕西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并在导师的建议下,舍弃城市和条件好的县区,申请来到秦岭深处的贫困县留坝县挂职,扎根基层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今年,研究生助力团成员杜好田“锅巴镇长”的故事也一度冲上微博“热搜”,他帮助农户将滞销的彩色马铃薯开发出独具特色的西农彩色马铃薯锅巴,帮助合阳建立起年产5000吨的锅巴生产线,有力的打开了农产品的销售通道,其相关事迹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等官方媒体相继报道。

“深入基层,融入一线”!在新时代,我校学生们也定将秉承“诚朴勇毅”的校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责任编辑:陕西大学生网
相关文章
青助乡村兴 | 黔山侗韵承非遗,青春耘梦振乡兴

青助乡村兴 | 黔山侗韵承非遗,青春耘梦振乡兴

2025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实践队怀揣文化探索热忱,踏遍贵州山水,先后深入贵阳市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一场文旅探索与非遗传承深度交织的社会实践。漫步黎平县肇兴镇翘街古城,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队员们俯身触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

长安大学团队研发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助力交通安全再

长安大学团队研发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助力交通安全再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从周

“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从周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语脉同频·双普同兴”:西农学子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纪

“语脉同频·双普同兴”:西农学子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纪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西安交大斩获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团体赛总冠军、唯一特

西安交大斩获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团体赛总冠军、唯一特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