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24日,第十一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召开,我校再次成功主办纺织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分会场。因受疫情影响及防控要求,我校师生代表未能现场参加此次年会,分会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举办。
本届学术年会以“聚焦前沿技术服务纺织经济”为主题,设有1个主会场和10个分会场,围绕生物可降解纤维、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功能纤维材料、纺织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先进纺织工艺和产品开发技术、健康与产业用纺织品、生态染整技术、纺织品时尚设计与绿色制造、智能纤维材料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作为年会的重要环节,大会揭晓了备受关注、业界期待的中国纺织各项学术大奖。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海良教授荣获2021纺织学术带头人称号,樊威教授团队所撰写的论文《超弹性多功能核壳结构液态金属导电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荣获第22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武占省教授指导的研究生论文《ZnO-ZnSe复合光催化剂合成修饰及其染料降解与抑菌研究》被评为2021年度纺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我校教师围绕纺织学科优势,紧盯社会发展需求,扎实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服务纺织社会经济,已连续2年获得纺织学术带头人称号、连续4年获陈维稷优秀论文及连年获得纺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等重要学术奖项,体现了学校鲜明深厚的特色底蕴与稳步提升的原始创新能力。
23日下午,由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的纺织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分会场线上线下同期展开学术报告活动,共同研讨循环利用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提高纺织材料的循环利用水平和科技含量,适应绿色科技时尚的发展主题。孙润军教授、王雪燕教授、樊威教授应邀做专题视频报告,聚焦行业原创理论、原创发现及共性关键技术与现场纺织科技工作者分享科研成果,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学术年会自2011年首次举办以来,目前已连续成功召开11届,旨在为全国纺织科技工作者搭建高端学术交流、高层次创新人才表彰、优秀科研成果发布的权威平台,打造了汇聚纺织智慧思想、传播纺织特色文化、推广纺织创新技术的纺织科技盛会。
2025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实践队怀揣文化探索热忱,踏遍贵州山水,先后深入贵阳市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一场文旅探索与非遗传承深度交织的社会实践。漫步黎平县肇兴镇翘街古城,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队员们俯身触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