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癌(食管癌和胃癌)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我国两癌年发病和死亡数均占全球的一半。早期筛查是上消化道癌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内镜筛查是其目前最准确的方法。但是,食管癌和胃癌内镜联合筛查、食管癌分级内镜筛查卫生经济学效果如何,亟待做出评价。为此,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团队联合国家癌症中心科研团队,基于我国上消化道癌筛查前瞻性队列研究项目,开展了相关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最近,研究成果以“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内镜筛查策略成本效果分析”和“中国食管癌高发区分级内镜筛查策略成本效果模型研究”为题分别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源》和《胃肠内镜》上。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夏茹意是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其合作导师公共卫生学院庄贵华教授和国家癌症中心陈万青教授是两篇论文的通讯作者。
研究证实,在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针对4069岁人群,内镜同时筛查食管癌和胃癌策略具有高的成本效果,不论哪个初始筛查年龄2年一次内镜筛查均是最佳策略。4044岁开始2年一次内镜筛查获得健康收益最大,终生一次内镜筛查在6569岁初始筛查年龄获得健康收益最大。
研究表明,在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针对4069岁人群,使用前期发表的风险评分模型初筛确定高危人群、再对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筛查的分级筛查策略具有成本效果。并且,在<55岁人群中,以8或9分作为划分高危人群的界值,并开展分级内镜筛查为最具成本效果的策略;在≥55岁人群中,以直接内镜筛查为最具成本效果的策略。
以上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上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夏茹意师从庄贵华教授,2020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并作为青年优秀人才留校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庄贵华教授团队长期关注基于模型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和疾病防控策略效果预测研究。在传染病防控研究领域已在《柳叶刀全球健康》《肝病学》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近年来,团队与国家癌症中心合作,在国家有关项目资助下,开展恶性肿瘤干预措施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和效果预测研究。
论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40288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510721015637?via%3Dihub
2025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实践队怀揣文化探索热忱,踏遍贵州山水,先后深入贵阳市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一场文旅探索与非遗传承深度交织的社会实践。漫步黎平县肇兴镇翘街古城,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队员们俯身触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