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人民公仆”养成行动集训结训仪式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涵英楼报告厅举行。校团委书记苏翔、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邢鹏、党委组织部年轻干部主管段恒强、项目工作组和全体学员共同参与。
通力合作,精心设计
项目工作组成员代表、电信学部研究生辅导员周厚举作集训情况总结报告。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交大青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团委、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共同推动支持下,“人民公仆”养成行动项目正式启动。经过工作组研讨设计,在各职能部门的保障支持下,项目顺利完成学员遴选编班,《学员管理与考核办法》《学员手册》《学员成长记录册》等制度文件制定,社会实践组织实施等工作。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研学和能力提升的集中培训,以岗位锻炼、基层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及以临时党团支部建设为载体的分散学习。本期集训设置有讲座学习、原文导读、青年微团课、交流研讨和志愿服务等环节,邀请并聘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学院教授,党委宣传部,党、校办等部门主管为项目理论导师带来专业报告,环节紧凑、内容充实、形式丰富,切实深入结合专题式讲授、主题式开放讨论与多样化实践,致力于提升学员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思想品格、工作能力。集训期间严格过程记录、阶段考核,确保培训内容有质量,学员学习有成效。
邢鹏与段恒强作为单位代表为学员赠书,勉励学员们在集训结束后持续进行理论学习,让信仰之根厚植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沃土中。
扎实推进,突出特色
学员结合集训期间所学所感分组汇报。学员之间通力协作,以小品、合唱、诗朗诵、话剧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以青年之声解读“人民公仆”内涵,展现七天中参与党团组织生活、交流研讨、微团课的学习成果,交流探讨聆听讲座学习和能力提升课程的学习心得。“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为民服务,国泰民安”“脚步迈基层,躬身查实情”,一句句青春誓言彰显出交大青年骨干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
9月2日,经过摸底考试与成立临时党(团)支部,“人民公仆”养成行动集训正式开始。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分别带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问题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延安时期黄克功事件与新时代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现实启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济体制变迁的历史脉络与内在逻辑》专题讲座4场,多部门主管教师带来关于新闻宣传写作、行政公文写作、社会调研方法、时评写作等能力提升课程4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吴鹏连续4天开讲《共产党宣言》经典导读,深入浅出帮助学员进一步认识、理解其中的理论知识。
党委宣传部新闻主管刘昱含表示,“人民公仆”养成行动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交流平台,作为学员们的理论导师加入其中,互促互进,幸运又开心。“课上,我能充分感受到学员们热衷思考、眼界宽阔,希望我的讲座能真正帮助他们继续成长。”她满心期待地说。
2025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实践队怀揣文化探索热忱,踏遍贵州山水,先后深入贵阳市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一场文旅探索与非遗传承深度交织的社会实践。漫步黎平县肇兴镇翘街古城,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队员们俯身触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