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葡萄酒产业一线发展现状,调研马瑟兰等酿酒品种的种植及酿酒表现,7月3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山西产区“晋行”调研队赴怡园酒庄开启第一站实地调研工作。
观看怡园酒庄宣传片
怡园酒庄坐落于山西省太谷县,酒庄面积约28000平方米,葡萄园面积约1000亩,该地四季分明,温度适中,昼夜温差大,种植土壤以青砂壤土为主,主要种植包括马瑟兰、赤霞珠、梅鹿辄、霞多丽等20多个酿酒品种。1997年,陈进强先生抱着“既要给山西引进美好的东西,专注酿好酒”的理想创办了该酒庄。多年以来,怡园酒庄秉持家族传承与团队精神,始终坚持崇尚自然的种植栽培理念、精益求精的酿造工艺及创新探索的经营管理理念,用精湛的工艺及技术打造精品,在原本贫瘠的土地上筑造了百里茂林,用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和一个品种一款酒的工匠精神,谱写出黄土高坡上的葡萄酒赞歌。
聆听酒庄历史
活动中,怡园酒庄基地副总王恢先生首先结合宣传片为团队成员介绍了酒庄的历史、发展、经营理念和取得成就,使队员们对怡园酒庄有了整体的认识。进入酿造生产车间,队员们跟随讲解对车间发酵能力、生产设备、酿造工艺进行参观学习,并就重力沉降法酿酒技术进行重点了解。在酒窖,每一个橡木桶都明确地标注了原料产地、陈酿时间与过桶次数,成员们与王恢先生就酒窖发酵温度与时间把控对葡萄酒风味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接着,队员们在王恢先生的带领下品鉴了多款特色产品,其中“年华”蕴含青春的美好,清新活泼;德宁起泡酒以陈芳庄主小女儿的名字命名,酒标温馨可爱,用“喜悦”“期盼”“追寻”倾注爱和希冀;珍藏单品马瑟兰薰衣草、豆蔻和红色浆果的香气赋予酒优雅的风格气质,口感顺滑平衡。此外,作为怡园酒庄的精品系列之一,“深蓝”系列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也充分传达出酒庄志在行业领域开拓一片蓝海的美好寓意。
参观发酵车间
随后,在王恢先生的带领下队员们深入种植基地就马瑟兰品种的栽培模式、田间管理、生长特性、物候期、经济效益等方面开展实地调研,并观察了转色期马瑟兰葡萄的生物学特征。“基地中马瑟兰种植规模达70余亩,年发酵量20至25吨,年生产量15至18.5吨。由于马瑟兰本身产量较高,同时还具有抗寒、抗旱、抗病性强的特点,因此,马瑟兰也被称为中国葡萄酒未来的‘明星品种’。”他讲到:“在黄土高原上建立葡萄酒产业链,既是对行业的推动,也是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同时有效拉动周边经济,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技术指导,迄今已累计为当地增加约1500万元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栽培技术讲解
队长吉许榕谈到:“陈进强先生在香港回归时回到祖国追根溯源,投身国家的葡萄酒建设的故事令我深深为之动容,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克服重重困难,其中蕴含的爱国和实业报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葡酒学子、一名学生党员,我将牢记初心使命,秉持为国奉献的精神和对所学专业的热爱,扎实学习专业知识,在未来的人生进程中勇往直前、乘风破浪,服务中国葡萄酒的发展。”
烟台,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胶东沃土,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深入探寻胶东革命英雄的事迹,感悟其精神内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走进山东烟台胶东革命纪念馆、烟台开埠陈列馆、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在历史的回响中触摸英雄的温度,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拜访宝鸡陈仓民间非遗传承人——蔡宝军老师。 ▲图为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19日,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宝鸡市凤翔区六营村开展实地调研。 ▲图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18日,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宝鸡市凤翔区紫荆村开展实地调研。 ▲图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落实《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部署,2025年7月29日至8月12日,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西纺研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