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石油大学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参观三星堆博物馆,探寻古蜀文明

西安石油大学团委 2021-08-28 浏览:

继《国家宝藏》三星堆“伴月而生”后,半副绝美黄金面具于2021年现世后又掀起一阵热潮,这三千二百年前一次跨越千年的凝望,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对古蜀文明积极的探寻。7月17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焊卓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三星堆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image.png

高鼻深目、阔嘴大耳、神态诡异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具,与真人头部大小相似的青铜人头像,高260厘米,重达300余斤的大铜人立像,雕有精美纹饰、长142厘米的纯金杖,挂有飞禽走兽和各种果实、高395厘米的青铜神树、带有异域文化特征的青铜器和陶瓷酒杯......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流域,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今天的我们仍旧在感叹5000年前的文明,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世界上最早的金杖。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让世界再一次了解到了华夏文化。

此次活动在于让同学们初步了解三星堆文化,三星堆考古的意义,远不止古蜀文化本身。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考古发掘不仅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成都平原与其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的认知。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曾说过:是考古告诉人们历史,把未知的事情慢慢变成已知。此次三星堆之旅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也让队员们再一次拥有了文化自信。三星堆是古蜀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中一段雄浑的乐章,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责任编辑:陕西大学生网
相关文章
青春赋能AI科普 校社联动弥合数字鸿沟

青春赋能AI科普 校社联动弥合数字鸿沟

为响应《“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推动数字技术普惠应用”的要求,西安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AI启明”社会实践队于7月奔赴渭南韩城市,以“分层赋能、精准服务”为核心,开展覆盖多群体的AI科普与调研活动,用青春力量搭建起科技与民生之

西农学子暑期实践活动:聚焦椒生猕猴桃,助力乡村共振

西农学子暑期实践活动:聚焦椒生猕猴桃,助力乡村共振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特色农产品商业化发展痛点,8月1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杨陵区椒生村实践队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椒生村,调查当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情况。 椒生村全村户籍人口1116人,共275户,其中常住人口仅460人,村里

以青春之名,赴盛夏之约:西理“AI启明”韩城科普行

以青春之名,赴盛夏之约:西理“AI启明”韩城科普行

为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深入了解当前社会数字化转型需求,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了“AI启明”社会实践队。实践队结合专业优势,于7月20日至25日前往渭南韩城市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通过知识科普、操作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陕西淳化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陕西淳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革命精神,感悟历史文化,7月10日至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爷台山革命遗址、泥河古博物馆、金川湾石窟、秦直道起点遗址、甘泉宫遗址及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接受

西建大学子深研屯堡活态传承 校地共建基地赋能非遗创

西建大学子深研屯堡活态传承 校地共建基地赋能非遗创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 莫春莹) 文化乃国之重器、民族之魂,对于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坚定不移地推进“将贵州打造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加速构建多彩贵州文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