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石油大学“电气1903实践小分队”赴西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西安石油大学团委 2021-08-28 浏览: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

image.png

2021年7月10日至8月5日我校电子工程学院“电气1903实践小分队”在西安市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生态环境保护”,本次活动的形式以调查问卷和观察为主。

7月10日下午,小队在西安市灞桥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市民在填写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对小队队员提出的问题作出了认真的回答并且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7月28日,实践队员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了如下数据:300份问卷中选择通过电视、广播、网络获取环保信息的有高达总人数的94.9%,说明电视、广播这类大众传媒渠道是公民获取环保信息渠道的最主要方式。同时,还有多名受访者选择了报纸杂志,约占总人数的72.8%。由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众媒体宣传环保信息的作用在公民日常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大众媒体的普及化浪潮的涌进,相信媒体宣传环保、提供生态环境信息等方面定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潜力。

在公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心程度调查中,被调查者更关注贴近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在178份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到哪类环境问题对公民的生活质量影响最大时,空气质量、水污染和噪声成为了居民的主要选择,分别占总人数的94.3%、90.0%、87.9%。同时,废弃物、食品质量也是居民关心的主要问题,分别占总人数的70.8%、77.9%。在被问到在同等条件下,居民选择居住地时最看重什么的问题时,周围环境的绿化、周边设施的健全程度、周边交通的便利程度成为被调查者的首选;然而在被问及平日在电视、报刊中,最关心哪类内容时,只有26.7%的被采访者选择关注生态环境类的有关信息。

image.png

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能够直接地反映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水平。近一个月的时间,实践队员不仅了解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的所有工作,对当地公民环境生态意识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团队本身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了新的认识,调查表明了公民的环保意识正在不断增强,而政府在环保事业上也做出了更加积极的角色。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公民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祖国的水能更清,天更蓝。


责任编辑:陕西大学生网
相关文章
追寻英雄足迹,传承胶东精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

追寻英雄足迹,传承胶东精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

烟台,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胶东沃土,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深入探寻胶东革命英雄的事迹,感悟其精神内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走进山东烟台胶东革命纪念馆、烟台开埠陈列馆、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在历史的回响中触摸英雄的温度,聆

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调

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拜访宝鸡陈仓民间非遗传承人——蔡宝军老师。 ▲图为陈

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调

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19日,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宝鸡市凤翔区六营村开展实地调研。 ▲图为

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调

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18日,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宝鸡市凤翔区紫荆村开展实地调研。 ▲图为

青春经纬丝路行 同心织就发展图:西安工程大学“西纺

青春经纬丝路行 同心织就发展图:西安工程大学“西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落实《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部署,2025年7月29日至8月12日,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西纺研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