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藏区建筑室内环境与用能调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一行9人在确保实践团人员安全,同时遵守西藏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在抵达拉萨市修整后第二天(8月11日),开始有序开展高原特殊室内环境营造和改善的相关调研工作。
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受到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影响,西进藏人群对高海拔低温低氧低湿环境难以及时适应,人体易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流鼻血等各种不适症状。进藏人群同时还面临着感冒发热的风险,继而在低氧条件下易诱发高原肺水肿等重症,进藏工作人员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深入了解进藏人群对西藏特有的低温低氧低湿环境适应过程,实践团队首先开展了进藏人群氧热湿适生理变化实验研究,以期为援藏人才和驻藏军人快速适应西藏气候条件提供依据与指导。实践团队成员每天定时监测短期进藏人群的热湿氧生理参数变化,并认真准备器材搭建实验场所,利用制氧机增氧,空调调温,观察入藏人群在吸氧后和改变室内温度后生理舒适改善情况。实践团队成员积极询问受试者有关生理感受方面的问题,受试者耐心回答并填写问卷。
实践团先后开展藏区建筑室内环境测试和感知问卷调查,详细了解了入藏人群在极端干燥环境下的感受。处于该环境下的入藏人群配合实践团成员,非常详细的进行了高原室内环境评价调查。
团队成员根据入藏时间对调研对象进行划分,以观查察在人体逐渐产生高原环境适应的过程中人体生理参数变化,目前已在初入高原和入藏一周的时间点完成了调研,并使用测试仪器对高原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氧浓度等参数进行了数据采集。希望团队成员能够利用这些数据从人体舒适和健康的角度为藏区入藏人群人居环境营造提供参考。
另外,实践团针对入藏人群在干燥条件下的生理变化(嘴唇起皮、眼睛有血丝、皮肤干燥等)也进行了观察和拍照记录。实践结果表明,即使是在夏季,拉萨室内环境依然十分干燥且不舒适,对人们对提高室内环境湿度有着很大的需求。
通过为期一周多的实践调研,实践团深入了解了进藏人群的热湿氧舒适和健康需求,以期为降低藏区室内环境给进藏人群带来的健康风险提供帮助。每日实践活动结束时,全体成员停止相关参数的记录并导出数据,利用医用酒精对热电偶等与人体接触的仪器进行消毒。
日均14个小时的实践活动让大家感觉疲惫,但更多的对自己的认可和对获取的数据能为改善藏区室内环境做出贡献而感到自豪。开始调研的第一周,同学们通过自身感受和客观数据,感受到了藏区室内环境改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管辛苦但却收获满满!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走进了西安周至县的村委会,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调研。 在周至县村委会,热情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志愿者们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村委会的日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调研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普通话,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寓教于乐,推广普通话 7月12日上午十点整,参与“三下乡”的暑期调研团队已经到达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晨曦微露,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三下乡志愿者们满怀激情,集结完毕,向着乡村的广袤土地进发。他们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奉献的热情,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劳动篇章。 辛勤耕耘,体验劳作之艰辛 。 到达目的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