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响应“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弘扬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7月23日至2021年7月29日,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拾遗计划”实践团赴闻名遐迩的“藤编之乡”——汉中南郑黄官镇开展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围绕藤编非遗传承人和市场现状、藤编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价值等课题开展实地调研,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拾遗计划”实践团在水井村合影
深入实地调研,找准实践发力点
7月23日至25日,团队成员参观了当地3个藤编厂,实地观摩了手艺人编织的过程,就藤编发展现状、销售模式、技艺传承、创新设计等问题与藤编非遗传承人陈良顺先生进行了深度交流。团队还对藤编手艺人、当地150户村民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经初步调研,实践团了解到藤制品存在缺乏市场竞争力、传承困难、宣传推广不足的问题。
刘正兵师傅向团队成员讲解藤编
团队成员参观黄官编织厂
手艺人陈金芬讲解蒲扇制作过程
团队成员采访藤编非遗传承人陈良顺
团队成员走访当地百姓
落地文创设计,探索发展创新点
针对藤编制品创新乏力的问题,团队成员结合所学对产品进行了改良。将建党百年、十四运、非遗文化等元素融入藤编,设计并编制了南湖红船、十四运吉祥物的簸箕和扇面等多种藤编文创作品,力求通过设计、制作文创产品为传统藤编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团队成员绘制藤编簸箕与扇面
团队成员在师傅的指导下编织南湖红船藤编制品
增强文化宣传,提升大众认知度
为增强藤编文化的传播,团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宣传工作。在汉中市电子商务博览会上,团队两位成员精彩的藤编直播吸引了众多观众观看和讨论。此外,团队还绘制了藤编文化墙、开展了藤编宣讲会,提升了藤编文化的大众认知度。
团队成员直播带货
团队成员主持宣传会
团队成员进行藤编厂墙绘
发挥高校优势,深化校政企合作
本次实践,团队与相关企业和合作社签订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和产学研协议,并与当地政府就“藤编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主题进行了座谈。黄官镇副镇长陈丞表示,此次座谈交流提出的思路和方向有利于政府进一步优化藤编发展环境,当地政府愿与学校保持更加密切的合作,加强对接,为下一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团队成员汇报实践成果并与当地政府座谈
团队成员与黄官镇政府工作人员合影
至此,黄官镇“拾遗计划”暂告一段落。拾遗团队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期待,继续向“助力编织非遗”进发!
推开故居厚重的大门,仿佛穿越时空。木质旋转楼梯、欧式彩绘玻璃、留存完好的生活陈设,无不还原着当年的生活场景。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从张学良将军青年时期的抱负,到“西安事变”的历史抉择,每一段故事都让人热血沸腾。大家驻足于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
8月27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名学生组成调研团队,先后 抵达 延安世纪网展科技有限公司 与安塞区高桥镇高山苹果种植果园, 以参观 、交流访谈 等 形式,深入了解延安苹果产业电商赋能模式与种植 生产 现状 等 ,为助力乡村 全面 振兴积累实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美乡村建设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长安太乙宫解码传统市集发展密码 为深入观察乡村经济脉络,服务地方发展,探寻和美乡村建设路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
在乡村中蜗居的城市追梦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赴长安区三益村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扎根乡土,7月12日至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长安区和美乡村实践路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三益村,开展了一
研乡建路径 绘和美乡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抱龙村调研纪实 2025 年7月中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抱龙村,围绕民生保障、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