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响应“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弘扬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7月23日至2021年7月29日,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拾遗计划”实践团赴闻名遐迩的“藤编之乡”——汉中南郑黄官镇开展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围绕藤编非遗传承人和市场现状、藤编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价值等课题开展实地调研,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拾遗计划”实践团在水井村合影
深入实地调研,找准实践发力点
7月23日至25日,团队成员参观了当地3个藤编厂,实地观摩了手艺人编织的过程,就藤编发展现状、销售模式、技艺传承、创新设计等问题与藤编非遗传承人陈良顺先生进行了深度交流。团队还对藤编手艺人、当地150户村民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经初步调研,实践团了解到藤制品存在缺乏市场竞争力、传承困难、宣传推广不足的问题。
刘正兵师傅向团队成员讲解藤编
团队成员参观黄官编织厂
手艺人陈金芬讲解蒲扇制作过程
团队成员采访藤编非遗传承人陈良顺
团队成员走访当地百姓
落地文创设计,探索发展创新点
针对藤编制品创新乏力的问题,团队成员结合所学对产品进行了改良。将建党百年、十四运、非遗文化等元素融入藤编,设计并编制了南湖红船、十四运吉祥物的簸箕和扇面等多种藤编文创作品,力求通过设计、制作文创产品为传统藤编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团队成员绘制藤编簸箕与扇面
团队成员在师傅的指导下编织南湖红船藤编制品
增强文化宣传,提升大众认知度
为增强藤编文化的传播,团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宣传工作。在汉中市电子商务博览会上,团队两位成员精彩的藤编直播吸引了众多观众观看和讨论。此外,团队还绘制了藤编文化墙、开展了藤编宣讲会,提升了藤编文化的大众认知度。
团队成员直播带货
团队成员主持宣传会
团队成员进行藤编厂墙绘
发挥高校优势,深化校政企合作
本次实践,团队与相关企业和合作社签订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和产学研协议,并与当地政府就“藤编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主题进行了座谈。黄官镇副镇长陈丞表示,此次座谈交流提出的思路和方向有利于政府进一步优化藤编发展环境,当地政府愿与学校保持更加密切的合作,加强对接,为下一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团队成员汇报实践成果并与当地政府座谈
团队成员与黄官镇政府工作人员合影
至此,黄官镇“拾遗计划”暂告一段落。拾遗团队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期待,继续向“助力编织非遗”进发!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走进了西安周至县的村委会,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调研。 在周至县村委会,热情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志愿者们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村委会的日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调研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普通话,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寓教于乐,推广普通话 7月12日上午十点整,参与“三下乡”的暑期调研团队已经到达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晨曦微露,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三下乡志愿者们满怀激情,集结完毕,向着乡村的广袤土地进发。他们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奉献的热情,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劳动篇章。 辛勤耕耘,体验劳作之艰辛 。 到达目的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