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支教故事:在马边彝家体验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互联网 2021-08-08 浏览:

2020年12月4日中午12点,是学生们周五放学回家的时间。学生们都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中,他们背着书包在学校门口等待回家的校车。我和几位老师把学生们送上车,转身回办公室时却发现,还有学生没来得及赶上校车。担心学生们回家路途遥远,我决定送他们去车站,坐客车回家。

王婉妮和学生们合影。王婉妮 供图

  冬日的马边,寒意袭人。害怕孩子们冷,在经过一家奶茶店时,我给孩子们买了奶茶,希望能够驱走他们身上的寒冷。在车站,看着在候车中的孩子们,突然心生和他们一起回家作一次家访的想法。选好了座位,我想着,若是去学生家里,空手总是不太好的,于是我对我的学生阿巫说:“你在这里坐好,不要离开,老师去买一些水果。”那个场景,让我想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里父亲说的那句“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在这里,我就是学生的家长。

  来到马边之前,我从未想过孩子们的回家之路是如此不容易。我们坐着车沿着蜿蜒的水泥路,时而加速向上,时而又减速向下,时而再加上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如果蒙着眼,我还以为这是在游乐场里玩过山车。往上,再往上,坐在车上的我已经不敢往窗外看了。因为,山下的房屋已经被烟雾笼罩得看不清了,这些景象让原本就寒冷的冬天又增添了一丝凉意。

  下车后,在回家的路上,不时会看到几个背着书包,系着红领巾,脸冻的红扑扑的小学生。他们的一声“老师好”,让我既惊讶又惊喜,我不曾来过这个村庄,这些孩子也不曾见过我,可就是这么一声“老师好”,像一团火,在这冬日里温暖了我的心。或许,这就是老师与学生的缘分和默契吧。

  “来了,来了,快来烤火。”到阿巫家门口,就听到家里热闹忙碌的声音。热情地招待和烧的越来越旺的火苗彻底驱散了身上的寒意和一身的疲惫。晚上,看着饭桌上彝历新年时家里做的腊肉、用盆子盛着的鸡肉和汤,以及他们自己酿的苞谷酒,让我这个异乡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王婉妮和阿巫的家人们在火塘旁聊天。王婉妮 供图

  每一次的家访都让我感受到马边人的淳朴、热情和亲切。这不禁让我想到老舍先生说过的话:“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我曾对学生说过,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但我们的心是一样,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围绕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记得有一次课间,学生教我说彝语。于是,我知道了“卡沙沙”是“谢谢”的意思,“孜莫格尼”是“新年快乐”的意思,我也用陕西话去逗他们,一句“你把饭吃咧么?”逗得他们捧腹大笑。

  我在离家1070公里的马边给学生带来知识与陪伴,学生及其家人也给予我满满的感动与温暖。从未想过,在马边这个小县城,我正在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责任编辑:佚名
相关文章
葡香共酿民族情·乡约银川促振兴 长安大学赴宁夏银川

葡香共酿民族情·乡约银川促振兴 长安大学赴宁夏银川

为深入感知乡村振兴脉搏,探寻人民生活改善和民族团结互助的振兴之路,探究人才培养赋能乡村发展的融合路径,长安大学赴宁夏银川暑期社会实践队以“入户细访民情,支教播种希望”为主题,走进银川市永宁县武河村,在阡陌巷道与三尺讲台间丈量乡土,以青春之

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安全知识课堂为小朋友们筑起“防护墙

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安全知识课堂为小朋友们筑起“防护墙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暑期社会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24日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车城温泉花园泾环南路5号地进行社会实践。

宣传资助政策,助力学子圆梦

宣传资助政策,助力学子圆梦

为响应学校宣传国家资助政策的号召,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我深入脱贫家庭与社区,通过一对一座谈、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向学子们详细解读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政策。 8月17日,我走访了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唐庄乡小王庄村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赴陕西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赴陕西省

8月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成员们继续在陕西省黄陵县梨园社区开展“两弹一星”主题系列课程,此次课程聚焦“生活中的核辐射”,旨在为社区的孩子们科普辐射知识,希望以生动有趣的科普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科学探索的种子,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赴黄陵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赴黄陵县

8月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来到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梨园社区,为这里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以“人造太阳”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生动有趣的方式播撒科学的种子,延续“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为社区孩子们注入活力。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