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调研团赴宝鸡凤翔区紫荆村开展调研

原创 2025-09-02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18日,西安思源学院大数据管理学院“青锋探乡•密境寻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宝鸡市凤翔区紫荆村开展实地调研。

▲图为紫荆村

抵达村庄后,在村干部屈老师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前往村内的屈家山西北野战军司令部旧址。为了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红色基地的历史背景,团队专门邀请了当地的讲解员,讲解员结合基地内的实物展品和历史遗迹,生动讲述了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那些先辈的事迹让在场的同学们深受触动,对这片土地的红色底蕴有了直观认识。

▲图为村干部带领参观

▲图为参观屈家山西北野战军司令部旧址

▲图为屈家山西北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图

▲图为红色基地合影

离开屈家山西北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后,实践团一行来到了紫荆村村史馆。馆内陈列的老照片、旧物件等,系统展现了村庄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变迁,从基础设施的改善到村民生活的提升,每一处变化都印证着紫荆村的成长轨迹,也让大家对村庄的整体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接着,实践团成员分成小组,在屈老师的指引下开展入户调研,与村民们拉起了家常。

▲图为团队参观村史馆

▲图为访谈村民

▲图为紫荆村史馆合影

随后,实践团成员来到村委会,与村干部屈老师展开了深入座谈。座谈中,大家重点围绕“紫荆村何以成为示范村”以及“如何发掘红色资源”等问题进行交流。屈老师介绍,紫荆村能成为示范村,关键在于对红色资源的精准挖掘与活化利用:一方面,村里组织专人走访老党员、搜集史料,系统整理出本土红色故事,让红色历史有血有肉;另一方面,通过保护性修缮红色旧址、打造红色教育阵地,将红色资源与乡村建设、文旅发展相结合,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了“红色引领、多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图为访谈村干部

▲图为访谈村干部

▲图为合影留念

此次调研让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感受到了紫荆村深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更深入探寻到了村庄发展成为示范村的关键密码。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整理好调研数据,提炼好发展建议,努力将青春智慧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让“三下乡”的足迹真正成为连接校园与乡土的纽带,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任雨婷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前往安康市平利县古茶企业开展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前往安康市平利县古茶企业开展实

富硒秦茶藏古韵,安康政企献好茶 政府助力下的安康古茶企业诞生记 来源:绿荫小队 谷林峰/文 吴镇坤 曹祥亨/图 一审:邱瑞洋18992520969 二审:张洪毓 为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增长才干、贡献力量,安康市平利县县委充分发挥当地生态资源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前往安康市平利县开展实践活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前往安康市平利县开展实践活动

茶香飘万里,青春助振兴 来源:绿荫小队 刘卿/文 周江龑曹祥亨/图 一审:邱瑞洋18992520969 二审:张洪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平利县茶产业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响应党和国家关于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号召,以实践力量赋能特色产业发展,202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实践团进宁县:科技规划双驱促振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实践团进宁县:科技规划双驱促振兴

西安 建筑科技 大 学 实践团进宁县:科技规划双驱促振兴 2025年8月18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甘肃省宁县省级产业园驱动型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 甘肃省宁县和盛镇开展实践调研。团队深入当地产业园区、企业一线与乡村基层,立足建筑科技高校多学

“聚焦遗址公园边界空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

“聚焦遗址公园边界空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

8月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三下乡”调研团深入西安市遗址公园,聚焦“遗址公园边界空间”展开调研 团队成员于小雁塔(西安博物院)门前合影 遗址公园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承载着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的双重使命,而这些公园中的边界空间——那些介于

青春赋能AI科普 校社联动弥合数字鸿沟

青春赋能AI科普 校社联动弥合数字鸿沟

为响应《“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推动数字技术普惠应用”的要求,西安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AI启明”社会实践队于7月奔赴渭南韩城市,以“分层赋能、精准服务”为核心,开展覆盖多群体的AI科普与调研活动,用青春力量搭建起科技与民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