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圆满完成冯家村支教实践

原创 2025-08-12 浏览:

青春筑梦播薪火 支教赋能绘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响应共青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2025年7月15日至31日,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冯家村,开展为期15天的支教实践。团队紧扣“五育并举”理念,联动北京科技大学、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等多所高校,以教育赋能为基、文化传承为脉、生态实践为翼,为乡村儿童播种梦想的种子,为乡土振兴注入青春的动能,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书写下青年担当的生动注脚。

image.png

image.png

图1-2实践团抵达冯家村


篇章一 初探前路 渐启新思

抵达冯家村后,支教团与驻村第一书记吴冰展开深度座谈,在乡音与史事中梳理村庄的红色基因,叙述里藏着革命年代的烽火记忆,也触摸乡土的文化肌理——洛川苹果的芬芳漫过四季,毛麻绣的针脚里缝着代代相传的生存智慧。基于对学情民情的实地调研,团队迅速构建起“在地化”课程矩阵:书法课上,以苹果树的挺拔解析“竖”的力道,用麦浪的曲线诠释“撇”的舒展,让“冯家村”三个字在笔墨间生长出家园的温度;毛麻绣非遗课程里,粗麻的沟壑呼应着黄土塬的起伏,孩童指尖的针脚既传承着老绣娘的技法,也绣出对洛川会议旧址的红色想象。科技创新课程则扎根乡土场景,VR眼镜制作中,镜片折射的不仅是光学原理,更是苹果花海在虚拟与现实间的叠印;吸管搭建抗震小屋时,孩童搬来瓦匠父亲的经验,让结构力学在窑洞的联想里变得可触可感。心理健康与表达训练亦融入乡土元素,田埂上的大白鹅、村口老井的回声,都成了孩子打破羞涩、舒展表达的鲜活素材。招生环节,团队走村入户详解课程,50余名1至6年级儿童全员参与,家访笔记里密密麻麻的学业痛点与家长期盼,更成为课程持续优化的核心坐标。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3-6支教成员带领学生学习特色课程


篇章二 深耕沃土 踏浪而行

支教团打破单一教学的边界,以多维协同拓展实践的纵深。校际联动中,与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实践队共研乡村教育路径,联合打磨演讲课程,让“苹果花开”的乡土叙事在结构化表达中绽放光彩;携手北京科技大学开展“水脉相连·生态共生”环保行动,从洞庭湖的生态变迁到冯家村的日常节水,孩童“一水多用”“减用农药”的稚嫩承诺,让绿色理念在互动中扎根。红色基因的熔铸则贯穿始终,86岁老党员冯保华讲述的“军民鱼水情”往事,村史馆里从土坯房到苹果产业园的变迁展板,洛川会议旧址窑洞前“与当年青年同频”的历史叩问,让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成为孩童成长的精神钙质。乡土劳动的淬炼同样深刻,成员们参观了阿寺村,走进苹果园参与套袋、修枝,在汗滴入土的瞬间读懂“耕耘”二字的分量;而智慧果园里的气调库、防雹网,更让青年见证科技兴农的生动实践。15天里,42课时的特色课程催生出百余件饱含童心的作品——非遗毛麻绣、青花瓷绘画、手工VR眼镜等,每一件都是教育赋能的立体见证。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7-10实践团联合多校开展各项活动


篇章三 终章落笔 筑梦逐梦

7月31日,冯家村村委会的文艺汇演为这场实践画上温情句点。快板的清脆节奏里,藏着孩童对成长的自豪;合唱《奇迹再现》的青涩歌声中,跃动着探索未来的勇气;舞蹈《奔跑的田野》的轻快舞步间,绽放着突破自我的自信;朗诵《如果信仰有颜色》的铿锵语调里,激荡着最纯粹的家国情怀。当支教成员合唱《你从未离去》时,孩童跑上舞台并肩相拥,泪水与笑容交织成最动人的告别。颁奖仪式上,“十佳少年”的证书映着孩童发亮的眼眸,吴冰书记授予的“桃李承‘源’暖冯家村,师情遇‘冯’续逐梦长”锦旗,则是对这场实践的厚重礼赞。而故事并未落幕:团队承诺以线上辅导延续陪伴,孩童“将来也要支教”的誓言已悄然接力;赴洛川非遗馆研学后,剪纸、蹩鼓等技艺正转化为新的乡土教案,让非遗从展柜走进课堂;以教育为支点,撬动“红色传承+科技启蒙+生态培育”的振兴杠杆,更探索出高校智力资源精准滴灌乡土的新路径。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11-14支教成员带领学生开展文艺汇报表演

这场跨越15天的实践,是青年学子以“自找苦吃”的担当深耕基层的答卷。当孩童执毛笔书写“冯家村”时,横竖撇捺间已勾连起深沉的家园认同;当少年用自制VR眼镜“漫步”苹果园时,科技的星火已照亮山野的未来;当洛川明信片毛麻绣的粗麻缠绕童真指尖时,千年文脉已续写了新时代的注脚。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乡土自信的深层唤醒。西安思源学院的青年们以躬耕证明: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正在于让每一颗“乡土种子”在自己的土地上扎根生长,终成支撑民族复兴的苍翠林涛。

image.png

image.png

图15-16实践团与学生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高畅 刘语欣 李显涛
相关文章
葡香共酿民族情·乡约银川促振兴 长安大学赴宁夏银川

葡香共酿民族情·乡约银川促振兴 长安大学赴宁夏银川

为深入感知乡村振兴脉搏,探寻人民生活改善和民族团结互助的振兴之路,探究人才培养赋能乡村发展的融合路径,长安大学赴宁夏银川暑期社会实践队以“入户细访民情,支教播种希望”为主题,走进银川市永宁县武河村,在阡陌巷道与三尺讲台间丈量乡土,以青春之

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安全知识课堂为小朋友们筑起“防护墙

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安全知识课堂为小朋友们筑起“防护墙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暑期社会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24日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车城温泉花园泾环南路5号地进行社会实践。

宣传资助政策,助力学子圆梦

宣传资助政策,助力学子圆梦

为响应学校宣传国家资助政策的号召,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我深入脱贫家庭与社区,通过一对一座谈、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向学子们详细解读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政策。 8月17日,我走访了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唐庄乡小王庄村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赴陕西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赴陕西省

8月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成员们继续在陕西省黄陵县梨园社区开展“两弹一星”主题系列课程,此次课程聚焦“生活中的核辐射”,旨在为社区的孩子们科普辐射知识,希望以生动有趣的科普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科学探索的种子,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赴黄陵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赴黄陵县

8月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来到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梨园社区,为这里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以“人造太阳”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生动有趣的方式播撒科学的种子,延续“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为社区孩子们注入活力。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