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触摸风土的温度:西农学子源石酒庄探寻“石头缝里”的葡萄酒

2025-07-28 浏览:

七月底的贺兰山脚下,阳光慷慨地洒在灰白色的砾石滩上,蒸腾起带着葡萄藤清香的暑气。我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一群学生,怀揣着对紫色梦想的向往,走进了掩映在绿意中的源石酒庄。这里没有想象中的宏伟厂房,映入眼帘的,竟是由巨大矿坑改造而成的独特景观,裸露的岩壁诉说着过往,而层层叠叠的葡萄藤则在石缝间顽强生长,焕发着勃勃生机。那一刻,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杯好酒的背后,是土地深沉的力量和人们回归自然的智慧。

1.jpg


酒庄的贾经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指着身后那巨大的、仿佛被巨斧劈开的矿坑,语气中带着自豪:“这里以前是个采砂场,挖得山都‘伤了筋骨’。我们接手后,就想怎么让这片‘伤疤’重新活过来。” 于是,废弃的矿坑没有用水泥填平,而是巧妙地变成了天然的酒窖。我们跟着贾经理沿着石阶往下走,越往下,空气越凉爽湿润。触摸着粗糙冰凉的岩壁,贾经理说:“看,这就是大自然的‘空调房’,一年四季温度变化很小,葡萄酒在这里安静地沉睡,慢慢酝酿出复杂的风味,还省下了大笔的电费。” 站在坑底仰望,阳光从坑口斜射下来,照亮了整齐排列的橡木桶,光影斑驳,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艺术殿堂。我们不禁感叹,这哪里是简单的废物利用,分明是给大地母亲的一首温柔赞歌,让曾经的伤痕,开出了醉人的“紫色花”。 

走出酒窖,步入葡萄园,脚下是咯吱作响的砾石。负责种植的赵师傅蹲下身,捧起一把灰白的砂石:“这地啊,看着贫瘠,其实透气性好得很,葡萄根系能扎得深。但缺点就是存不住水,缺养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酒庄想了很多“土办法”。我们看到葡萄藤之间,不是光秃秃的土地,而是种满了开着紫色小花的植物。“这是紫云英,”赵师傅笑着解释,“等它们长到最茂盛的时候,我们就把它翻到土里去,变成绿肥。还有牛粪、羊粪这些农家肥,都是宝贝。我们尽量不用化肥,就想让葡萄喝最天然的‘营养汤’,这样长出来的果子才纯粹,才有我们贺兰山自己的味道。” 他还告诉我们,对付病虫害也不用“狠药”,而是靠监测和生物防治,尽量保护园子里的小生命们。看着赵师傅晒得黝黑的脸庞和粗糙的手掌,看着他像照顾孩子一样抚过葡萄藤,我们明白了,好的葡萄酒,首先源于对土地的敬畏和爱护。


责任编辑:毕瑞成
相关文章
西京学院社会实践团奔赴井冈山开展实践活动

西京学院社会实践团奔赴井冈山开展实践活动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8月11日,西京学院社会实践团奔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

骏马蹄香处,试管藏佳酿 —— 西农葡萄酒学院调查队探

骏马蹄香处,试管藏佳酿 —— 西农葡萄酒学院调查队探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探麓新酿解语葡标” 调研队继续在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调研行程,此次走进的是迦南美地酒庄。团队聚焦酒庄与 “马” 形象的紧密联系,深入探访其酿造车间与地下酒窖,并重点了解了酒庄颇具特色的 “试管酒” 这一小创新

西鸽酿大境,小酌藏巧思 —— 西农葡萄酒学院调查队探

西鸽酿大境,小酌藏巧思 —— 西农葡萄酒学院调查队探

近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探麓新酿·解语葡标”调研队继续深入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走进西鸽酒庄开展实践调研。本次探访聚焦酒庄规模化生产特色与年轻化新品创新,为理解产区多元化发展路径提供实践样本。调研队首先探访了西鸽酒庄的大型酿造车间

留世之根:砾石滩下的时光低语

留世之根:砾石滩下的时光低语

七月底的贺兰山缺,阳光总是格外慷慨。它毫无保留地倾泻在广袤的灰白色砾石滩上,蒸腾起一片氤氲的暑气,空气里弥漫着熟稔而亲切的葡萄藤清香——那是阳光与土地合奏的气息。我们怀着对风土纯粹魅力的追寻,步入了掩映于一片盎然绿意中的 蒲尚酒庄。 想象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红岩实践团赴重庆白公馆等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红岩实践团赴重庆白公馆等地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益熙 孙骏) 西安建大环境学院红岩实践团赴重庆白公馆等地解码红岩精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红岩党史学习” 暑期实践团奔赴重庆歌乐山,踏入白公馆、渣滓洞与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