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日,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靳亦冰教授带领的“承江源文脉,建和美乡村”赴青海省5市(州)6县文化兴乡村社会实践团为了更好传承和保护青海地区多民族文化特色,延续地域文脉,加强对青海省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促进乡村人居环境水平的整体提升,前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等地进行调研。
实践团成员深入循化县和同仁市,对国家级文保单位、省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调研。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藏族村落和民居建设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虽然这些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发展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村民们尤其表达了对基础设施改善、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现代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共存的期待。村庄的建设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提升,更需要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探索适应现代需求的发展路径。
同时,实践团成员利用专业工具如无人机、测距仪进行现场测绘与拍照,力求数据精准,记录真实,以便对其蕴含的空间智慧进行量化分析,用科学的手段传承和保护传统村落的文脉肌理。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民了解街子拱北历史。魏浩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对民居进行测绘。魏浩 摄。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青海省同仁市,对多个国家传统村落进行了实地调研。同仁市素有“热贡艺术之乡”的美誉,这里的藏族村落以其独特的民居风格和街巷布局而闻名。整个村落充满了浓郁的宗教和文化氛围。
村落中的藏族建筑风格独特,以石木结构为主,外观雄伟壮观。藏族民居多为多层建筑,底层用于圈养牲畜,上层为居住空间。藏族建筑的墙体采用石头和土坯混合砌筑,石墙基稳固耐用,土坯墙保暖性好。墙体厚重,窗口较小,有利于保温和抵御高原的恶劣气候。但对于科技进步的现代来说,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和现代技术进行融合和改进。藏族建筑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宗教元素,如寺庙、经堂、转经筒等。建筑上的雕刻和绘画多与佛教有关,如佛像、莲花、法轮等图案,每一种元素都十分引人入胜。
图为实践团位于撒拉千户院门前。魏浩 摄。
图为实践团拍摄的国家传统村落瓜什则村。魏浩 摄。
图为实践团队与西北乡土建筑研究团队代表成员合影。魏浩 摄。
这次调研之行,实践团队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乡土建筑研究团队,发挥学科优势,深入调研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现状和国家传统村落建设现状,从而深入推进青海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利用以及和美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延续地域文脉。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关注这些村落的命运,并且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村落发展、乡村建设,助力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美丽的、有底蕴的乡村走出如今的困境,让这些独特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革命精神,感悟历史文化,7月10日至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爷台山革命遗址、泥河古博物馆、金川湾石窟、秦直道起点遗址、甘泉宫遗址及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
2025 年 7 月 14 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开展工业文化学习。活动旨在让学子了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感受老一辈纺织工人奋斗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学院“三下乡”探访历史遗迹 感悟文化传承力量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