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凤晶晶)为深入基层,推广当地特色包谷酒文化,学习与宣传妇女非遗文化,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8月23日,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与陕西省妇女联合协会联合组成的调研团队踏上了前往陕西商洛丹凤县的“三下乡”征程。
图为周家酒坊
抵达目的地后,实践队在丹凤县包谷酒酿造工艺传承人周群梁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周家酒坊。在酒坊内,队员们亲身体验了包谷酒的传统酿造工艺。从选料、发酵到蒸馏、陈酿,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通过与周先生的交流,队员们了解到,他从事粮食酒酿造已超过二十年,是该领域的第三代非遗传承人。
包谷酒作为丹凤县的特色产品,不仅承载着当地人的情感记忆,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调研发现,丹凤县包谷酒的酿造技艺可追溯至数百年前,作为传统饮品,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还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周家酒坊的老包谷酒已传承至第六代,其独特的配方和酿造工艺使其在当地乃至全国享有盛誉。
图为周群梁先生为实践队员介绍包谷酒
丹凤县包谷酒的酿造工艺十分讲究,主要包括原料精选、粉碎、浸泡、蒸熟、泼水、摊晾、发酵、蒸馏、酒精度测试和封存等流程。其中,酒曲制作是关键步骤之一,必须在每年夏季高温环境下进行,以确保制作出优质酒曲。此外,原料与酒曲的混合比例至关重要,每百斤原料需加入适量酒曲,搅拌均匀后装缸封存发酵60天。整个酿制过程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全程手工操作,不添加其他化学成分,确保包谷酒的绿色、天然和纯正口感。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还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地妇女在非遗传承中的角色与贡献。许多妇女不仅参与包谷酒的酿造,还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使命。她们通过传统手艺的传承与创新,带动了家庭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图为周家酒坊酒窖
通过此次活动,实践队员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和体验带回校园,进一步传播包谷酒文化,激励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
丹凤县包谷酒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瞩目。未来,丹凤县包谷酒将继续发扬传统文化魅力,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为包谷酒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增添了青春的力量。调研团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与当地妇女及非遗传承人携手,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革命精神,感悟历史文化,7月10日至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爷台山革命遗址、泥河古博物馆、金川湾石窟、秦直道起点遗址、甘泉宫遗址及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
2025 年 7 月 14 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开展工业文化学习。活动旨在让学子了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感受老一辈纺织工人奋斗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学院“三下乡”探访历史遗迹 感悟文化传承力量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