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电(通讯员 刘菲) 南泥湾,一个响亮的名字;南泥湾大生产,一段不老的传奇。
1941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印记,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轰轰烈烈地掀起了一场大生产运动的壮阔篇章,不仅将昔日的荒芜之地蜕变为“陕北好江南”,更铸就了南泥湾精神——这一延安精神中不可或缺的璀璨瑰宝,激励着后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为了让南泥湾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8月25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回延安——追寻革命圣火,重温峥嵘岁月”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南泥湾探寻南泥湾历史,传颂南泥湾篇章。
8月25日上午,实践队成员们来到了侯秀珍奶奶家中拜访,聆听奶奶讲南泥湾往事。“朱德总理说,南泥湾梢大、树多、没有路、没有人管,全部是荒地”。侯奶奶缓缓拉开了南泥湾往事的序幕,引领着在场的每一位青年深入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奶奶的话语不仅生动描绘了南泥湾的自然景观,更深刻揭示了其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她的讲述,字字铿锵,句句含情,将实践队员们的思绪带回到了那个战天斗地、自强不息的年代。,侯奶奶说:“虽然没有亲历大生产,但我是听着南泥湾故事长大的。父亲(刘宝斋)在世前,一直在给来学习的人讲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他常说战士们1941年初到南泥湾,就在梢林里搭草棚安家,砍梢林开荒种地,野菜、野果充饥,还要编织草鞋,自制生产工具……临终前,父亲将讲述三五九旅一把把老镢头开垦26万多亩荒地(南泥湾故事)的任务交给了我,将来,我还要叫我后辈们接着讲。”
聆听完“大生产”故事,实践队成员们有了很深的感悟。
实践队员倾听红色故事 来旭霏摄
8月25日下午,实践队成员们前往南泥湾的党徽广场,党徽广场之上,一座巍峨的党徽雕塑巍然矗立,其设计精妙,寓意深远。雕塑的正立面采用紫铜板精心铸造,闪耀着历史的光辉与岁月的沉淀;而侧立面则巧妙运用了不锈钢板,展现出坚韧不拔、历久弥新的品质。整座雕塑高达13.8米,其中“13”寓意着党中央在延安这片红色土地上度过的光辉灿烂的13个春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艰难困苦中走向成熟的历程;“8”则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敌的八年抗战,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雕塑的宽度为19米,长度21米,这两个数字巧妙地呼应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于1921年的光辉时刻,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党的初心与使命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大家高举右手,面向党徽,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了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实践队在党徽广场合影 来旭霏摄
随后,实践队成员们来到了南泥湾炮兵学校旧址,沿途,队员们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看墙上的历史图片和介绍文字,在深入了解炮兵学校的发展历程时,队员们被其波澜壮阔的历史所震撼。从最初的艰难创立,到后来的蓬勃发展,再到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炮兵人才,这段历程不仅见证了炮兵这一神圣职业的崛起与辉煌,更凝聚了无数先辈的心血与汗水。大家深刻体会到,炮兵作为战争中的重要力量,其背后承载着的是保家卫国的重任与使命,每一份荣耀都源自于不懈的努力与牺牲。
实践队在炮校大礼堂前合影 来旭霏摄
南泥湾这个响亮的名字,已成为一段不老的传奇。经过一天的实践调研,实践队员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南泥湾精神。作为新青年,我们要继续保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态度,继承南泥湾老一辈垦荒人的精神品质,做新时代的“垦荒人”。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走进了西安周至县的村委会,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调研。 在周至县村委会,热情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志愿者们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村委会的日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调研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普通话,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寓教于乐,推广普通话 7月12日上午十点整,参与“三下乡”的暑期调研团队已经到达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晨曦微露,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三下乡志愿者们满怀激情,集结完毕,向着乡村的广袤土地进发。他们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奉献的热情,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劳动篇章。 辛勤耕耘,体验劳作之艰辛 。 到达目的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