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同时也引发了罕见的洪水灾害,并且由于淤沙堆积,在下游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为保证黄河下游河道长期安全稳定行河,进一步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2024年8月20日,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队下游队开始了为期10天的黄河科考下游考察。
黄河科考下游队计划从郑州出发,途经河南洛阳、焦作、郑州、开封、驻马店、信阳等地。活动出发前,黄河科考下游队在郑州举行了出征仪式。
图一 黄河科考下游队出征合影 张淑怡 摄
本次黄河科考下游队重点聚焦的问题为:全新世时期的洪水事件和器测时代的洪水控制。具体的考察问题包括:(1)黄河下游河道淤积萎缩与“二级悬河”加剧;(2)黄河下游极端水文事件频发;(3)黄河口流路摆动改道频繁。
8月20日上午,黄河科考下游队主要围绕黄河洪水灾害防御、悬河治理等重大治黄问题进行考察。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地环所”)和河南大学多名老师的带领下,科考队首先前往鸿沟,参观了黄河中下游分界碑。这座界碑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更是黄河治理史上的重要标志。界碑高达21米,象征着黄河的雄伟与历史的沉淀。
随后,科考队前往郑州市惠济区的花园口记事广场,回顾了1938年国民党军队掘开花园口大堤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黄河的流向,形成了黄泛区,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科考队在此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探讨其对当前黄河治理的启示。通过对花园口历史事件的了解,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历史的沉重与自然的伟力,体会到了黄河治理的重要性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图二 工作人员为科考队讲解花园口事件 李若雪 摄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实践队成员们有幸参观了郑州市的黄河博物馆以及模型黄河试验基地。黄河博物馆,作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直属的国家级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自1955年开馆以来,一直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展品,被誉为黄河文明的缩影。馆内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全面展示了黄河的自然概况、文化传承以及历代治水的历史,为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黄河的平台。郑州模型黄河试验基地隶属于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是科研人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黄河自然现象进行模拟再现的重要场所。"模型黄河"以其精细的模拟技术,通过人工模拟降雨、泄洪等自然过程,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观测河道动态变化的直观平台。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黄河的现实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数字黄河"的推演和论证,提供了必要的物理参数,体现了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黄河博物馆和模型黄河试验基地的参观,不仅加深了实践队对黄河自然现象和治理工作的了解,也进一步增强了队员们对黄河文明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图三 科考队参观黄河博物馆 闫泽祥 摄
图四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老师为科考队讲解模型黄河 张淑怡 摄
当天下午,科考队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黄河科考下游队学术交流会议。由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余欣发表致辞。会上,余欣院长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从自然层面来看,黄河下游是塑造华北大平原的主力军;从经济层面来看,漫长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哺育了繁盛的农耕文明;从政治层面来看,治水塑造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文明;从文化层面来看,发端于中下游的黄河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从社会层面来看,下游水旱灾害给两岸带来深重灾难;从生态层面来看,下游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自古以来,黄河治理就是困扰中华民族的大难题,通过深入科考,为新时期黄河保护治理提供新的解题思路和破题方式。
学术交流会上,河南大学冯兆东教授、中科院地环所谭亮成研究员、郑州大学杨曼博士、黄科院李勇正高等多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河南大学东亚夏季风强度重建:困惑与希望”、“4.2Ka气候事件和文化事件:世界范围和中国范围”、“谈谈黄河文化中《四库总目》对于水利文献的定位”、“黄河一级悬河、二级悬河发展趋势及滩区综合提升治理”的学术报告,大家围绕黄河洪水灾害、黄河文化、悬河治理开展深入研讨交流。
图五 黄河科考下游队学术交流会合影 李若雪 摄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实践队将先后前往洛阳等地进行下一步的悬河和洪水考察活动,本次考察实践强调研究和治理黄河下游极端水文事件的重要性,这对于构筑安全黄河、实现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走进了西安周至县的村委会,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调研。 在周至县村委会,热情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志愿者们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村委会的日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调研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普通话,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寓教于乐,推广普通话 7月12日上午十点整,参与“三下乡”的暑期调研团队已经到达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晨曦微露,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三下乡志愿者们满怀激情,集结完毕,向着乡村的广袤土地进发。他们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奉献的热情,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劳动篇章。 辛勤耕耘,体验劳作之艰辛 。 到达目的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