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社会热点,2024年8月19日至2024年8月25日,长安大学赴河南“寻根初心之旅,豫见民族复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呼延菊的带领下深入河南安阳,传承非遗,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来源;厚植情怀,从革命先辈与人造奇迹“红旗渠”中汲取力量。实践队通过走访、调研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亲手劳动、亲耳所闻探寻民族复兴之道,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
赓续文化血脉,传承非遗技艺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实践队先后前往柴库村、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安阳市博物馆、羑里城遗址等地开展实践调研,充分了解安阳市在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努力与成就,深刻意识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柴库村,实践队通过与当地村委会开展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了柴库村底蕴深厚的历史,柴库村村主任黄帅向实践队介绍道,在柴库村,有一户人家始终坚持传统泥塑文化。在村民的带领实践队下来到了黄氏泥塑传承人黄辰的工作室,见到了许多泥塑作品。在经过一系列学习与调研后,黄辰邀请实践队亲手体会创作泥塑的过程,并对实践队队员进行了细致的教学与指导,全方位地将这项充满魅力的非遗技艺展现在实践队面前。
在博物馆学习调研的过程中,实践队通过采访游客,与当地相关工作人员交流,参与博物馆相关文化体验活动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深入学习了解透过展品背后的文化底蕴。
河南省安阳市是甲骨文故乡,也是周易文化的起源地,实践队通过调研,重新深入认识了文字与文物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中国文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感悟到周易文化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大道之源”,贴身体会到了中华文化是提升国际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动力之一。
“从甲骨文到玉器,从青铜器到陶瓷、书画,中国文化以文物与遗址作为主要载体之一,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指导老师呼延菊对实践队这样教育道。
崇尚民族英雄,厚植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精忠报国’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为紧跟总书记的步伐,深入发掘安阳市红色历史记忆,激发实践队队员的家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前往安阳烈士陵园、汤阴县岳飞庙开展调研学习活动。
烈士陵园内。实践队全体成员肃立在烈士纪念碑前,低头默哀,向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烈士陵园内建有安阳革命史纪念馆,用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向实践队展示了抗日战争期间、革命战争期间等时期的峥嵘岁月,场馆内所记载的一件件英烈的丰功伟绩让在场的实践队成员感到触动。
汤阴县岳飞庙又被称为宋岳忠武王庙,是展示抗金名将岳飞生平功绩、缅怀岳飞等爱国名将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馆。在岳飞纪念馆内,实践队队员详细了解了两宋的相关历史、岳家军与金军的战斗史与“精忠报国”精神。“实践队队员站在岳飞庙前,情不自禁地背诵起《满江红》来,回溯历史,中华民族的骨子里始终根植着英雄气概。
凿山建渠创伟绩,红旗精神咏流传
为深入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践队先后前往林州红旗渠纪念馆、盘阳村红旗渠建设总指挥旧址、谷文昌纪念馆、扁担精神纪念馆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学习。
红旗渠奔流不息,奋斗者接续不断,实践队抵达红旗渠纪念馆后,受工作人员邀请,实践队队员参与了“学习红旗渠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深入了解了红旗渠的建造过程与当时所面临的困难、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等,为接下来的学习调研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前往“青年洞”的路上,实践队成员沿着渠水在陡峭的石阶上一路攀登,在亲身走过崎岖的山路、亲眼见过险峻的崖壁后,实践队真正感悟到了红旗渠所凝聚的林州儿女的智慧与汗水。林州革命先辈奋发拼搏,逆天改命,才有了如今欣欣向荣的林州。
为进一步了解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的详细信息、深入学习红旗渠精神,实践队前往林州盘阳村开展座谈会,拜访了当年参与修渠的党员老人卢扶吉。座谈会上,盘阳村村支书卢伟华与当地教师申老师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盘阳村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共同回顾了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的一系列细节,全方面为实践队成员再现了当年热火朝天的修渠景象。
在实践队的请求下,申老师带领实践队前往当年参与修渠的老党员卢扶吉家中拜访,卢扶吉首先回顾了他参军七年与退伍后参与修渠工程的奋斗岁月,每当说起当年的攻坚时刻,他都十分激动,眼中闪烁着光芒,讲到高潮时,特地转身从房间中拿出了“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并自豪地向实践队展示。在与卢扶吉爷爷交谈的最后,老人佩戴上纪念章站起身来与实践队进行了合照,并不断教诲着实践队成员。
红旗渠指挥部旧址坐落于盘阳村内,当年修建红旗渠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与安排大都出自于此,参观过程中,申老师指着墙上的资料,结合着当时留下的文物,详细地向实践队介绍着修渠的过程与红旗渠精神,通过学习,实践队了解了盘阳村与林州当地的文化,感受到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参观的最后,实践队成员在红旗渠指挥部旧址留言板中写下了“永远传承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的感悟并纷纷签下自己的名字。
在扁担精神纪念馆与谷文昌纪念馆内,实践队成员在分享时道,革命先辈以坚定地信仰、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苦卓绝的伟大工程,当代青年要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奋发图强,挺膺搭档,争做潮头,不懈奋斗,把青春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中去。
安阳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革命老城,本次社会实践通过前往各博物馆、遗址文化展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地,实践队亲手体验了非遗技艺、了解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采访了革命先辈并聆听教诲,在未来,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实践队全体成员将会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坚定信仰、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顽强拼搏,寻根初心,接续前行,开创未来。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走进了西安周至县的村委会,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调研。 在周至县村委会,热情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志愿者们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村委会的日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调研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普通话,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寓教于乐,推广普通话 7月12日上午十点整,参与“三下乡”的暑期调研团队已经到达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晨曦微露,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三下乡志愿者们满怀激情,集结完毕,向着乡村的广袤土地进发。他们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奉献的热情,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劳动篇章。 辛勤耕耘,体验劳作之艰辛 。 到达目的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