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姚惠珊)8月23日,汤陈麟老师率领的“长安大学赴陕北‘追寻红色足迹·光耀陕北新能’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延安红街,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安剪纸的传承人张宁学习基础剪纸技艺。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探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探寻陕北剪纸艺术,感受延安独特风情
剪纸,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延安,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见证了无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宁老师,作为剪纸民俗文化传承的杰出代表,拥有丰富的艺术履历。在全国性的剪纸比赛和文化艺术节中,张宁老师屡获殊荣,其作品亦被广泛收藏,充分展现了她作为一位技艺精湛的民间艺术家的非凡才华。
图为延安剪纸的传承人——张宁老师为实践队员授课
通过张宁老师清晰透彻的讲解,团队成员得以洞察到看似简单的窗花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同时,他们也见识到了烟熏剪纸、国画染色剪纸等传统民俗艺术的创新形式,体现了民俗文化与时俱进的活力。
图为张宁老师为实践团队亲手教学剪纸艺术
亲手参与剪纸制作,体验民俗文化魅力
在张宁老师向实践队员传授剪纸技术要领之后,队员们开始独立尝试剪纸,逐渐创作出自己心仪的生肖剪纸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张宁老师始终耐心地指导队员们如何精细地处理剪纸的每一个细节。面对挑战,团队成员们也乐于向张老师求助,而老师总是有求必应,尽其所能向成员们展示更精湛的剪纸技巧,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图为实践队员剪纸
活动圆满结束后,团队成员在身心两方面都感受到了显著的放松。老师强调了中国文化的深邃与广博,她比喻说:“就像太极拳一样,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让心灵得到宁静。剪纸艺术同样如此,它不仅锻炼了手、脑、眼的协调性,还有助于放松心情,达到内心的平静。现在的年轻人应当更多地接触和了解文化,尤其是在充满本土文化氛围的环境中成长,去学习和探索民族历史与地方文化。通过汲取先辈们的智慧和精神,促进个人的发展,并且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甚至发扬光大。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更加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图为实践队结束后与老师的合照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8月26日至30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红色基因 蓝色情怀”实践队在学工主管方雪老师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7月,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宝塔财菁队师生赴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财经足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研学党的财经工作历史,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在红色文物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