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长安大学赴重庆“重温援朝岁月·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田启良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重庆市进行深入调研。
图为实践队员在周总理塑像前合影
7月16日实践团队抵达位于重庆周公馆。轻轨——独具重庆的交通工具,在曾家岩站下车,兜兜转转便来到这所位于高楼大厦间别具一格的博物馆。曾家岩广场的正中间,周恩来总理的雕像和蔼地耸立着,似乎通过雕像的眼睛,周总理见证了重庆如今的繁荣,脸挂笑意。虽然一天中未到正午,却仍有行行列列的花束摆放在雕像底座。属于市区的熙熙攘攘在这里止步,前方的曾家岩50号便是周公馆。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冬,中共代表团由武汉迁移重庆后,为便于工作,周恩来同志以个人名义租赁下这幢房子,作为中共南方局在市内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初,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邓颖超、董必武、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中共中央南方局部分重要机构入驻这里,周公馆成为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沿阵地之一。青石铺路,苔草贴墙,白墙砾瓦,岁月不再。古朴,脑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却不止于此。这是一栋砖木混合结构的小楼,坐北朝南,中西合璧、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灰色调,依岩而筑,临江而起,呈“回”字形。
实践队员前往周公馆学习
踩着苔石台阶而下,穿过宅门便进入了一间类似倒坐房的屋子。除去为了保护文物真迹而做的保护,这里整体没有太多的现代痕迹。透过倒坐房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所有些拥挤的民国双层小院。后院,左手边靠近嘉陵江的一间20平米的房间,在那时,是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的卧室与办公地。屋内干净整洁,摆设实用简单,立于门前仿佛还能看见周恩来在办公桌前沉思的身影;又或看到他面对“皖南事件”拍案而起,奋笔疾书“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怒容。旁边革命成员的卧室、食堂等依次落座。
实践队员学习伟大建党精神
竹席木凳,土灶石台,简单的家具三三两两的摆在房间的各处,革命先辈的朴素作风可见一斑。以身作则永远比抚慰人的空话更能鼓动人心,领导层清廉俭朴,与基层共同辛苦,这让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革命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取得这份胜利的并不是偶然,这种上下一心,同甘共苦的品质,让党与基层人民紧紧联系到一起,让党的军队战斗力、斗争力与人民紧紧关联到一起,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这份胜利是必然。二楼中间的走廊原本是隔开的。原因在于,虽然当时主楼的一层和三楼的全部以及二楼东边的三间房屋为南方局租用,但其余分别租给了时任国民党中央抚恤委员会主任秘书刘瑶章,国民党上层人士端木恺,还有时任重庆市市长贺耀祖的夫人倪斐君领导的“战时妇女服务团”。这样就形成了国共两党人士同进一个院、共住一栋楼的有趣现象。
实践队员前往参观周公馆防空洞
就在房间旁,后院中栽树的角落有个地下防空洞,可以直通到嘉陵江边。当时一些从事上层统战工作和军事情报等工作、由南方局直接联系的秘密党员,常到这里向南方局汇报请示工作和递交情报。这些从事地下秘密工作的同志,就经常从这里出去。在内外环境都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革命先烈们依然风雨兼程,为国奔忙。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这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国内国际统战工作,团结教育了广大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主义人士,发展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中外各界朋友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支持,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国统区广大人民的民心。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走进了西安周至县的村委会,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调研。 在周至县村委会,热情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志愿者们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村委会的日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调研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普通话,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寓教于乐,推广普通话 7月12日上午十点整,参与“三下乡”的暑期调研团队已经到达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晨曦微露,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三下乡志愿者们满怀激情,集结完毕,向着乡村的广袤土地进发。他们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奉献的热情,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劳动篇章。 辛勤耕耘,体验劳作之艰辛 。 到达目的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