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乡村振兴·长大力量|商南县莲花台村驻村第一书记为长大学子讲授

长安大学 2024-08-23 浏览: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一线情况,深刻体会乡村振兴帮扶成果,引领学生传承长大精神,贡献青年力量,7月16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商南“数字物流筑振兴•智慧农运促发展”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乡村振兴一线——商南县莲花台村。驻村第一书记付石为实践队员讲授了一堂精彩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课。

image.png

实践队员在莲花台村村委会

“一脚踏三省,一鸡鸣八县”,这是对莲花台村地理位置最准确的形容,莲花台村是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的定点帮扶村,近年来一批又一批长大人来到商南,持续推动各项帮扶举措落到实处,为乡村振兴贡献长大力量。付书记提到,初到莲花台村,在适应身份从学生辅导员到第一书记的转变过程中,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作为工作方向,坚持每天到村民家中进行走访,了解百姓需求。孔子曾言:“言知之易,行之难。”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付书记学习全国优秀驻村书记事迹,学习长大前辈们经验,希望在莲花台村做出自己的贡献。面对实践队员朝气蓬勃的面孔,他对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提出殷切希望:“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做到不负组织不负恩,不负百姓不负心,不负韶华不负卿”。

image.png

驻村第一书记为实践队员讲授乡村振兴实践课

课上,付石向实践队员介绍了商南县莲花台村“一产茶菌果、二产矾硅镁、三产康养游”的特色;课下,他带领实践队员前往湘河精品西瓜示范园实地观摩,为实践队员详细介绍了示范园的建立过程及以西瓜为代表的农产品种植、销售状况,使实践队员切实体会到特色产业对推动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image.png

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实践队员实地观摩乡村振兴成果

image.png

实践队湘河精品西瓜示范园合影

付书记的工作经历和干事精神让实践队员们对驻村干部充满敬意,同时队员们也深刻感受到青年人在国家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驻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最后“一公里”,在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长安大学多年来始终深入乡村振兴一线,一代人、一批人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前赴后继,薪火相传。作为青年学子,更应该传承长大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为乡村繁荣贡献青年力量。


责任编辑:黄鑫
相关文章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