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子三下乡:民族团结共筑梦,实践探索谱新篇

陕西理工大学 2024-08-23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青年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呈现的新气象,充分感知民族地区带来的新变化,以实际行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陕西理工大学“以人文之情,赴民族之约”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暑期赴陕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爱心支教暖童心,多彩课程映未来。实践团前往商洛市镇安县西口回族镇青树小学支教期间,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人工智能,航天知识科普等课程,紧扣时代主题,让孩子们勇立时代潮头,激发创造思维;遇见秦岭,大美中国等课程,带领孩子们拥抱大山的同时,也走出了大山。

image.png

image.png

探索经济新引擎,共绘文化新篇章。实践团走进汉中市的团结街、以及位于陕南地区的三个回族镇,聆听当地干部讲述回汉两族在多年交流发展中结下的深厚情谊,感受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通过参观当地智慧产业园区,体验“科技+文化”这种新质生产力之下的发展模式,领略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image.png

image.png

携手推广普通话,齐心共育文明花。走进学校,实践团开设普通话课程、举办普通话演讲比赛;走入社区,以西口和茅坪两个回族镇的社区为核心区,实践团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普通话推广情况以及乡村语言传承的现状进行调研;走向平台,实践团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网络平台,播放专题推文与栏目,营造语言文化氛围,用实际行动助力文化振兴。

image.png

image.png

石榴花开共筑梦,民族团结青春行。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团积极开展“民族美食文化进校园”活动,带领青树小学全校师生和当地村民共同制作油香,麻衣子等美食,并对陕南地区的民族融合及共同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这不仅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也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是民族认同与团结的增进。

image.png

image.png

寻陕南红色足迹,承革命先辈之魂。实践团走进汉中市红色文化体验馆、商洛市苏维埃政府旧址、安康市牛蹄岭战斗遗址公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对红色文旅方面进行调研总结,并根据调研报告对当地红色文旅发展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民族之魂。

image.png

image.png

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围绕“石榴籽一家亲”主题,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相结合,持续深入探索民族团结的新路径、新举措,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维护者和践行者,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陕理工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张培翔 王翰康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