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农学子三下乡:新时代青年延安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4-08-23 浏览:

讲好红色故事,让革命文物证史言志,点亮“大思政课”信仰灯塔。革命文物既是物质载体,更是精神符号。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历史事件、革命英雄和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体现着党的光辉历程、英勇斗争和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陕西革命文化资源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2024年暑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开展“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实践项目,通过参访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开展红色学习教育。本次实践活动以西安为起点、延安为终点,一路追溯抗战时期爱国进步青年奔赴延安的线路。在各个革命旧址、纪念馆,实践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细致学习了一段段红色历史的背景、发展过程和革命成果,深刻感受着先辈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革命精神。

走访八路军办事处,追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西安北新街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由十座“工”字形的平房院由西向东排列而成,由当时文人成柏仁题书“七贤庄”镶嵌于庄首。当年党中央领导人林伯渠、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先后都在办事处居住过。纪念馆整体建筑呈灰白两色,显得很简朴整洁,可以感受到当时党工作人员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图片.png

图为团队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前合照

当我们在历史的银河中流淌时,我们才真正明白革命先烈们的艰辛。有的一个馆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历史照片、文献、图表和文物,系统地对八办的历史背景、主要工作和历史地位作了全面介绍;有的馆内展示了办公室、秘书室、救亡室及叶剑英、白求恩等同志住室;有的馆内用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照片,向人们讲述了美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福斯特·斯诺在中国的革命活动。展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伟人在这里艰苦朴素的革命工作生活,感受到革命伟人永不停息的革命风采。在这座平静的展览厅里,虽然我们看到的每一张照片都是发黄模糊的,但我们从没有因为它的泛黄而忽略它内在的价值,它记录的事我们党革命的一部历史,它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时代,反应的是一代革命伟人的风采。

参观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 回首中流击水革命舟

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大家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大家再次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领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党员们肃立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听到了当年的战火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中国革命的历史在党员们心头又一次打下了的深深烙印: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永远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图片.png

图为队员参观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却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是在这延安窑洞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骆驼精神”是我党对任弼时同志

道德品质和光辉人格的形象比喻,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极为漫长的路,没有休息,只有工作,没有任何要求,只有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负着重担向前。任弼时是我党的优秀代表,他体现着延安时期人民特有的品质和美德,是延安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延安路则是“骆驼”踩出来的。这些“骆驼”同人民一道;共同背负着民族解放的重担,艰难地前行。

叩问初心,笃定前行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不仅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勇于面对挑战,积极进取。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而富裕的时代,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同时也要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更是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启示。面对当今社会的各种挑战,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正义等,我们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要将革命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中,都要保持一种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态度。

此次寻访增强了我们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先辈们凝聚智慧,有理想有抱负,我们西农学子也应当肩负起历史使命,努力学习本领,做到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为中国农业做出卓越贡献,托起中国农业明天的太阳。

不忘初心才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缅怀英烈,是为了牢记使命;重温历史,叩问初心,是为了不忘初心,让前行的脚步更加笃定。当日的炮火硝烟早已散尽,但其中蕴藏的精神内涵,仍是我们今天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力量源泉。


责任编辑:张崇硕
相关文章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走进了西安周至县的村委会,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调研。 在周至县村委会,热情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志愿者们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村委会的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调研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普通话,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寓教于乐,推广普通话 7月12日上午十点整,参与“三下乡”的暑期调研团队已经到达周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晨曦微露,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三下乡志愿者们满怀激情,集结完毕,向着乡村的广袤土地进发。他们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奉献的热情,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劳动篇章。 辛勤耕耘,体验劳作之艰辛 。 到达目的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