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调研农村教育现状,助力乡村振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4-08-17 浏览:

为深入了解当下乡村人民教育基本情况,了解学习乡村振兴战略根本内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农村教育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10日在陕西省周至县部分乡村开展乡村人民教育调研活动。

image.png




      新红村位于周至县板房子镇,由于村子深藏于秦岭山脉之中,地理环境偏僻,而且交通也不方便,现代化水平较低,整个村子都处于一种较为封闭、隔绝的状态,经济和教育都相对落后。据村长和书记介绍,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售卖蜂蜜和种植中药。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新红村于2018年10月顺利实现全村脱贫。但是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或者求学,劳动力流失严重。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占据了村里总人口的较大比例。新红村的教育资源则几乎没有,仅有的一所小学也迁走,没有一位老师或学生。与村长等人交流结束后,团队成员开始走访村民,深入调研。在探访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村里的居民们居住得非常分散。一条林木茂密的山脉间,零星散落着一两户农舍,有的甚至一屋独居一脉,加上崎岖的山路,团队成员在走访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正如村长所说,村子人口很少,且基本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根据团队成员对询问、交流到的一些居民的基本情况得知,村里的老人大多通过养蜂以及种植一些核桃、中药材等获得经济收入,维持生活;团队成员与蜂农交流得知,在扶贫期间,政府会派一些技术人员教授他们养蜂知识以及专业设备的使用方法,还会对村民们普及一些必要的农业知识。


image.png


在走访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也帮助老人们学习使用手机、音响等电子设备,向他们宣传科学卫生知识,帮助一些中小学生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向他们分享一些学习、生活经验。

image.png

通过走访新红村,团队成员认识到,我国有许多农村面临教育资源短缺、学校因为没有老师学生被闲置的局面。但乡村人民教育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视的一部分,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关联,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乡村应坚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此团队成员向新红村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设面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学校,为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同时为老人开设一些能帮助他们更好生活的技能课,提高生活质量。


乡村人民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极其重要的阵地,政府和社会应对乡村人民教育高度重视,大力解决乡村人民教育存在的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差的问题,用优质的乡村人民教育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高校学子也应多将目光投向基层、投向乡村,为乡村人民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冯瑞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