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受爱国热情,追忆抗战历史,传承先辈的拳拳报国之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8月16日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进入这一历史气息浓厚的纪念馆,彷佛就置身于那个气氛紧张,波谲云诡的时空当中。一个个还原的场景,一张张真实的照片无一不在诉说着那一传奇的经历,展示着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对家国大义的坚守。
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合影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西安事变的见证地,其位于西安市建国路69号,是在张学良将军公馆、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的基础上建立的专题性纪念馆。怀着崇敬的心情,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历史的转折——西安事变史实展”、“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生平展”、“虎将雄风一世豪——杨虎城将军生平展”等,既提升了对西安事变这一事件的了解,也对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二位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增进了队员们对家国情怀的思考和感悟。
西安事变纪念馆毛泽东、周恩来致张学良的信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回国后,杨虎城将军身陷囹圄12年,并于1949年9月6日,惨遭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在重庆。
实践团成员走出纪念馆,无不心神激荡,感慨满怀。通过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成员们感受到抗战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这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下乡团队成员在西安事变纪念馆门口合照
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是出于民族大义和爱国赤诚;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也是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国家统一则兴,民族团结则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我们任重道远。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和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和坚强柱石。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赤诚和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强烈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成为激励团队不断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走进了西安周至县的村委会,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调研。 在周至县村委会,热情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志愿者们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村委会的日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调研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普通话,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寓教于乐,推广普通话 7月12日上午十点整,参与“三下乡”的暑期调研团队已经到达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晨曦微露,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三下乡志愿者们满怀激情,集结完毕,向着乡村的广袤土地进发。他们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奉献的热情,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劳动篇章。 辛勤耕耘,体验劳作之艰辛 。 到达目的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