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陕西长武科技支农实践团队来到咸阳市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开展旱作农业发展调研。在实地参观与交流走访中,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
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创建于1979年,为原长武县农技中心基地,占地75亩,有试验土地70亩。主要承担渭北旱塬小麦育种、国家和陕西省小麦旱地区试、原种繁育等任务,同时与中科院水保所合作长期定位试验示范。在此次调研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我国著名旱区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先生,用超过一个甲子年的时间,默默奉献,坚守耕耘在长武这片土地上,始终坚守在育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前沿,不断突破,实现“抗锈、抗冻、抗旱、抗倒伏,中筋、优质、高产”等一个个育种目标,让渭北旱塬的小麦从亩产50公斤提升到500公斤。重点在陕甘旱区、河南和山东部分旱区,推广累积过亿亩,增产最少2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
图为鱼昌为老师向团队成员介绍试验中心分布
团队成员先是参观了长期豆科育肥—冬小麦轮作化肥减施及地力提升试验田和小麦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田。真正走进实验田,团队成员看到并了解到了旱地农田生态系统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人员将产量高,抗病性好的小麦筛选出来,将性状不好的小麦留在试验田中,分块分品种栽培进行进一步筛选。为了保持土地肥力,研究人员将豆科植物这类可固氮植株与小麦轮作,真正做到了试验田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效保持了土地的肥力,同时还有效增加了土壤内有机质的含量。健康的发展模式让每块试验田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试验田的良性循环也为小麦育种试验的不断推进提供了保障。
图为鱼昌为老师向团队成员讲解试验田作物
在采访鱼昌为老师的过程中,他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在长武试验田成功培育出的小麦品种,从1900年开始,一代代小麦新品种被育出:“702”“7125”小麦品种使得小麦产量大幅增长,小麦从此从低产进入中产。“秦麦4号”抗病抗倒伏性状优良,“长武131”推广范围和影响达到新高度,“长武134”首个国审,性状更优,推广范围更广,再到“长武521”首个强筋品种,平均年增产10%……新品种一代一代,科研人员们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小麦品种的更迭,让团队成员深感育种不易,也让团队成员感到对科研人员们深深的敬意。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鱼昌为老师
团队成员王昱文在调研后颇有感触地说:“只有在实地的调研中,我们才能真实地了解到农业的发展状况,真正成为一名农业的‘有心人’。”作为农林高校的学生,我们更应该走进田地,实地探索发展经验,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以青春力量助力农业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与鱼昌为老师在试验中心门口合影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走进了西安周至县的村委会,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调研。 在周至县村委会,热情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志愿者们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村委会的日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调研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普通话,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寓教于乐,推广普通话 7月12日上午十点整,参与“三下乡”的暑期调研团队已经到达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晨曦微露,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三下乡志愿者们满怀激情,集结完毕,向着乡村的广袤土地进发。他们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奉献的热情,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劳动篇章。 辛勤耕耘,体验劳作之艰辛 。 到达目的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