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三下乡:指尖非遗,传承有她

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2024-08-27 浏览:

为了深入挖掘传统技艺的精髓,追溯民族文化的根源,保护并传承千年绣艺的精华,长安大学“非遗传承映苗疆,民族团结谱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于8月11日深入四川兴文当地苗绣传承人罗文芬进行了采访认真聆听了她与苗绣非遗文化的故事,亲身体验了这一古老技艺如何在现代指尖上继续传承与创新。通过这次珍贵的接触,实践队员们不仅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民族团结的意义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罗文芬合影

在采访中,罗文芬讲述了自己如何从小跟随长辈学习苗绣,并逐渐成长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的故事,还详细介绍了苗绣的起源、发展以及她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努力与成就。她表示,苗绣不仅仅是苗族人世代延续的传统手工,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苗绣、喜爱苗绣,从而推动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image.png

 图为传承人罗文芳向实践队成员介绍苗绣图案

随后,实践队一行来到罗文芬负责的苗绣展馆展馆内里陈列这琳琅满目的苗族服饰和刺绣作品。罗文芬表示,苗绣特别注重图案的对称美,每一条线条都象征着吉祥如意、一帆风顺。她的设计灵感大多源自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她将这些自然之美巧妙地融入刺绣之中,让它们不仅呈现在布面上,更穿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作品色彩斑斓、图案复杂,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罗文芬的心血与智慧,她的双手,不仅织就了一件件精美的苗族服饰,更织就了民族团结的纽带。

image.png

 图为传承人罗文秀向实践队成员讲解苗族服饰

在与罗文芬老师的深入对话中,实践队员们不仅对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非遗文化不单是历史的馈赠,更是民族自豪的象征。通过近距离的交流,队员们不仅领略了非遗文化的深厚魅力,也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坚实力量。展望未来,他们将不懈努力,投身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推动民族团结和文化多样性的繁荣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长大三下乡团队
相关文章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红色基因 蓝色情怀”学生党员暑期实践---- 网络空间

“红色基因 蓝色情怀”学生党员暑期实践---- 网络空间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8月26日至30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红色基因 蓝色情怀”实践队在学工主管方雪老师的

西财商学院暑期实践赴延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西财商学院暑期实践赴延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7月,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宝塔财菁队师生赴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财经足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研学党的财经工作历史,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在红色文物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