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探寻和美乡村建设 注入乡村振兴西农能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4-08-12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相关精神,切身感受新时代以来农村在建筑设施,人文建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学习乡村振兴的典型模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和美乡村调研团”于2024年8月奔赴位于杨陵区的王上村,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走访调研和参观学习活动。

人民生活映繁荣,生态改善显成效

调研团于8月9日正式抵达王上村,并分为建筑、人文、生态三组进行详细的入户调研。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解答了老年人关于手机的疑问,与此同时还进行了道德模范宣讲与生态知识的普及,旨在提升村民们的道德素养和环保意识。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王上村的居民房屋建设规范,给调研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村民们自豪地表示:“村里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修建二楼了。”这也反映了村庄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子里的设施也相当齐全,每家每户门前都配备了大垃圾桶,这一小小的改变却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据了解原来村子里的垃圾都是倒在一个壕沟里,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夏季时臭味弥漫。如今,每家每户门前都有垃圾桶,并且能够按时清理,村子里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基础设施得到妥善维护,专人负责清洁工作,既创造了就业岗位,也保持了村庄的整洁。村民们对于调研团队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耐心,积极分享村庄变迁的故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厕所革命”在这里取地了显著成效,曾经的旱厕已全部升级为冲水式厕所,这一改变获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

图为调研团成员对当地村民进行采访调研.jpg 

涂鸦创意绘生态,环保种子埋心间

8月10日上午,调研团在村委会的支持下,举办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生态画涂鸦活动。本次涂鸦活动的特别之处在于涂鸦的纸张是环保材料的小书包。首先几位团队成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生动形象的向孩子们介绍了生态的基本知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随后引导孩子们发挥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共同完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态画作。此次生态画涂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对生态环境有了更为直观而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责任感。通过艺术的形式,生态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播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种子将发芽成长,成为守护地球家园的绿色力量。

图为调研团成员帮助小朋友进行绘画工具.jpg 

古韵廉洁存心间,三墙风尚知往来

下午,调研团去参观了充满特色的隋文化科举馆、教育基地,在这里对农业发展史,党史进行深入学习。也参观了村委会的“三面墙”——读书墙、笑容墙、荣誉墙。读书墙展现了村民们热爱学习、追求知识的精神风貌;笑容墙上挂满了村民们开心的笑容照片,传递着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荣誉墙上则陈列着村民们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荣誉和成就,见证了他们辛勤付出、不懈奋斗的历程。接着调研团成员对王上村的村干部进行了简单的访谈,对村子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和学习。调研的最后,团队参观了隋文帝的泰陵,历史的厚重感在这里触手可及,这次参观让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隋朝历史和文化。

图为调研团成员参观学习荣誉墙.jpg

经过几天紧密的调研与参观,每位队员都被王上村深深吸引,这里的街道整洁、乡亲热情、文化氛围浓厚、设施现代化,村干部的认真负责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王上村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村的新面貌,是“和美乡村”的生动写照。此次的调研活动,不仅为调研团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实地学习机会,也成为了一段探索和记录乡村振兴实践经验的宝贵旅程。未来,调研团成员将继续沿着乡村振兴的步伐,深化对和美乡村建设过程的研究与理解,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茹
相关文章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