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三下乡:走近兴文石海,追寻僰人遗迹

长安大学 2024-08-12 浏览:

为了探寻僰人文化,发掘掌握兴文县特色文化发展脉络,长安大学赴四川兴文“非遗传承映苗疆·民族团结谱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于8月9日走进兴文石海,前往僰人寨进行考察调研。兴文县作为古僰民族曾经长期在此居住并与封建统治王朝抗争的土地,现存省级重点文物明代《平蛮碑》详细记载了僰民族消亡的全过程,尚存僰人铜鼓、僰寨城墙、僰人生产生活用具等文化遗迹。

image.png

 图为讲解人员向实践团队成员讲解僰人消亡史

僰人是一支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公元1115年,僰人聚众造反,揭竿起义,但被宋军用“火猴战”打败,僰王被宋军擒获后招安。僰人兵败僰王山后,在400多年的时间里偃旗息鼓,直到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再次在兴文、珙县两地造反,明朝大举围剿,最终在兴文县九丝城将僰人彻底剿灭,僰人从此销声匿迹。僰人留给后世的主要有它的祭祀文化与著名的僰人悬棺。通过讲解人的解说,僰人在被灭亡后史书留下的记载十分有限,现今僰人悬棺的葬式主要有三种:木桩式(岩壁上凿孔打木桩,木桩上放置棺木,可上下重叠)、岩墩式(利用峭壁上自然平整的岩石块放置棺木)、洞穴式(利用峭壁的自然岩洞放置棺木),而僰人悬棺是如何安置在陡峭高危的悬崖上的至今也没有确切的证明,有关僰人悬棺放置的方法推测主要有垂索法、升置法、栈道法、垒土法等。

image.png

如图为僰人祭祀时使用的牛角梯与青铜鼓

image.png

如图为现存的僰人悬棺材遗迹

悬棺周围,还有许多僰人岩画,画面清晰可辨,多为砂彩绘,线条粗犷,形象生动。岩画或为部族徽记,或为安慰亡者,反映了悬棺者的精神世界,有关它的众多神秘至今仍令人不得其解;川南僰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岩画,该岩画位于叙南山区的悬崖峭壁上,僰人岩画的平面构图粗犷、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心理淳朴、审美观念别致,表现出古代民族原始绘画的独特魅力,这些岩画记录着僰人的生活历程,承载着僰人的文化积淀,为研究者研究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信息资料。

通过本次在兴文石海公园僰人寨的考察调研,队员们认真学习了解了兴文僰人消亡的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幸存的僰人为了生存隐姓埋名,与其他民族同化,渐渐僰人被大家所遗忘,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民族如果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理应居安思危,认真学习优良民族文化,并做好传承与发展。

责任编辑:长大三下乡团队
相关文章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走进了西安周至县的村委会,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调研。 在周至县村委会,热情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志愿者们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村委会的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调研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普通话,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寓教于乐,推广普通话 7月12日上午十点整,参与“三下乡”的暑期调研团队已经到达周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晨曦微露,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三下乡志愿者们满怀激情,集结完毕,向着乡村的广袤土地进发。他们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奉献的热情,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劳动篇章。 辛勤耕耘,体验劳作之艰辛 。 到达目的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