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执行校团委关于“2024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暨安全教育培训大会”的要求和精神,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长安大学赴贵州毕节“渭爱育梦赴黔川·携手啊嘎助振兴”暑期实践队于7月12日赴贵州省毕节市深入了解威宁县新发乡啊嘎村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发展现状,开展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并通过实地走访进行调研探究。
图为实践队员到达啊嘎村与村支书安江、驻村第一书记朱效民拍照合影。朱晓婉 供图
渭爱共黔行——点亮童心未来,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7月13日下午,实践队到达贵州省毕节市新发乡啊嘎村益童乐园,与新发乡团委书记金雪以及响水小学校长蒋义文进行交谈,学校已经提前为实践队联系学生50人左右,并为队员提供一间图书室会议厅作为上课地点。在与金书记及校长的交谈中,实践成员大致了解到响水小学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以及部分学生目前学习情况,为后续支教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自此为期十天的暑期支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实践队结合当地实际教育环境和学生年龄范围,提出多元化发展课程体系,设置了“童心探科学,逐梦向未来”科学小实验系列课程、“推普助传承,童声传佳话”普通话系列课程、“筑牢民族意识,共建美丽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以及手工、美术、音乐等一系列传统素质教育课程让学生们学习到课本外的知识。
图为实践队员开展丰富多样的素质教育课程。朱晓婉 潘咏成 供图
青春推普行——助力薪火传承,筑牢强国语言基石
为深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鼓励孩子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普通话讲述家乡故事,长安大学赴贵州毕节“渭爱育梦赴黔川·携手啊嘎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李梦瑶、胡添禹为孩子们带来了以“童讲普通话,盛开文明花”为主题的普通话课程以及“传统薪火相传,文化生生不息”主题传统文化系列课程。让少数民族孩子了解到中华文化宝库的灿烂繁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寓教于乐,寓乐于学。实践队成员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图文为媒介,将普通话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有机融入其中,通过图画展示引导孩子们对所教授的知识产生兴趣,以趣味性与教育性并存的讲解方式,实践队引导学生爱上普通话、感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得以实现。
图为实践队员李梦瑶、胡添禹、王淼在教授普通话及传统文化课程。朱晓婉 潘咏成 供图
实地访真情——聚焦振兴成果,调研特色产业发展
在支教之余,实践队持续关注当地乡村振兴成果,2024年7月15日至7月23日,由村委会、省委驻村干部牵头,组成专题调研组,就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啊嘎村脱贫攻坚状况展开调查研究,调研通过召开多层面座谈会、实地走访乡政府、村委会以及啊嘎村中村民等形式,随机选择了5位政府工作人员,32个家庭进行访谈。
图为实践队员在村中走访调研。潘咏成 韩檬阳 供图
多措并举,民族团结与精准帮扶同频共振。在实地走访中,实践队发现,啊嘎村是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曾经作为全县84个极贫村寨之一的啊嘎村,在省委办公厅的大力精准帮扶下,现以“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模式,建成魔芋产业示范核心基地260余亩,吸纳35户脱贫户入股,带动100人务工就业,户均增收5000元。同时,该村还实施“壮大产业行动、就业提升行动、示范点打造行动、资源资产转化行动”强村富民“四项行动”,今年全村共种植玉米2238亩、马铃薯1343亩、大豆447亩、莲花白200亩,养殖黄牛100头,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截至目前,啊嘎村长短结合、种养结合的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全村正“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起为实现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村企合作,文旅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啊嘎村充分利用当地天然资源、结合自身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省委办公厅及社会各界的帮扶下,啊嘎村引进贵州酒店集团公司、省旅投集团等企业,投入对口帮扶资金开展新农村旅游产业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体验,拓宽宣传渠道。截至目前该村修建了2000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广场、旅游度假房8栋,吸引省内及周边不少游客前往休闲度假。啊嘎村正以旅游产业为重要着力点,积极推动当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探索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发展之路,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实践队成员不仅开展了乡村支教,让乡村儿童看到了大山外面的不一样的风景,还进一步了解到了我国当前乡村振兴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西部支教团的回信中写到:“你们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地区,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短短半个月的支教生活带给实践队员的不止是经历,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新时代大学生要以自己的青春活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来为社会、为祖国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走进了西安周至县的村委会,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调研。 在周至县村委会,热情的工作人员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志愿者们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村委会的日
2024年7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调研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普通话,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寓教于乐,推广普通话 7月12日上午十点整,参与“三下乡”的暑期调研团队已经到达周至县
2024年7月12日,晨曦微露,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三下乡志愿者们满怀激情,集结完毕,向着乡村的广袤土地进发。他们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奉献的热情,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劳动篇章。 辛勤耕耘,体验劳作之艰辛 。 到达目的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