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兴文县苗族文化传承发展现状,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2024年8月6日,长安大学 “非遗传承映苗疆,民族团结谱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兴文县苗族文化促进会展开苗族文化专题访谈。
实践团队以座谈会的形式与会长李国文、副会长杨永华和秘书长杨明泉等人进行了学习与交流,旨在挖掘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探讨非遗传承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推动苗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探讨了如何促进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
图为团队成员与苗族文化促进会会长专题访谈
兴文县苗族文化促进会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发展基地,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发扬苗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会议伊始,杨明泉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兴文县苗族文化促进会的基本信息以及内部人员构成。谈及促进会设立初衷,李国文表示,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保护、传承和弘扬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组织的设立也响应了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顺应兴文县文旅创新发展,受到了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杨永华补充道,多年来苗族文化促进会积极开展苗族文化的普查、整理和记录工作,为促进传承和发扬苗族文化垫定了坚实的道路。
据了解,促进会中李国文、杨永华等人长期致力于苗族文化的学术研究,对苗族的历史、语言、艺术、习俗等多个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苗族文化的调研成果。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兴文苗族》《四川苗族风俗》《兴文苗族信仰崇拜与祭祀风俗》《兴文苗族饰与花纹》等著作,不仅记录了苗族文化的丰富内涵,还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揭示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在实践尾声,李国文和杨永华向实践团队赠与了十余本相关著作,为实践团队更深层次了解苗族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李国文表示,希望这些书籍,能够帮助更多青年人传承苗族文化,为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图为李国文会长赠书现场
苗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不仅展现了苗族独特的魅力,更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包容。兴文县苗族文化促进会一直以来的不懈努力,为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相信在苗族文化促进会的持续推动下,苗族文化将会更加繁荣发展,同时也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和谐大家庭。
图为访谈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促进会成员合影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8月26日至30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红色基因 蓝色情怀”实践队在学工主管方雪老师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7月,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宝塔财菁队师生赴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财经足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研学党的财经工作历史,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在红色文物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