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青春三下乡|陕西工院学子:寻根茯茶古韵 助力乡村新梦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4-08-06 浏览:

为进一步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探索“非遗+产业”新路径。7月17日信息学院“赓续文脉 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中国茯茶文化博物馆开展调研学习,探寻茯茶的发展历史与新时代产业振兴之路。

DSC_0115.JPG

参观学习话茯茶,以博物馆“小窗口”领略茯茶“大文化”

中国茯茶文化博物馆坐落于茯茶文化源头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是一座集参观、体验、学习为一体的博物馆。初入博物馆,实践团成员就被一块块由茯茶茶砖构成的百福墙所震撼,形态各异的福字映入眼帘,站在百福墙前,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通过雕塑、图像、文字、文物展示,成员们感受到陕西茯茶的“前世今生”,也感受到茯茶千年传承的魅力所在。

微信图片_20240714195325.jpg

躬身实践学茯茶,以学制作“小体验”感受茯茶“大工艺”

参观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们呈现了一场茯茶制作工艺的精湛展示。从剁茶、拣茶到打吊、筛茶,再到熬釉、炒茶、捶茶,每一个步骤都精准而富有节奏感。这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不仅是茯茶制作的关键所在,更是匠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实践团成员卢菲和王凯有幸体验茯茶的制作过程。尽管整个制作过程繁琐且要求精细,但两人却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他们不仅深入体会了茯茶制作的技艺,更深刻感受到了茯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DSC_0182.JPG

DSC_0189.JPG

青年归乡兴茯茶,以提品质“新智慧”见证茯茶“大发展”

随后,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访当地的茯茶生产加工企业及经销商,了解到茯茶在新时代的变化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新时代青年人选择回到家乡,投身茯茶产业,为茯茶的宣传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不仅继承了传统的茯茶制作技艺,更在传承中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茯茶的品质与附加值。同时,他们注重品牌建设与形象塑造,通过包装设计、营销推广等多种方式,让茯茶这一古老茶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参与调研的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所感带回家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DSC_0167.JPG

DSC_0169.JPG

最后,实践团与中国茯茶文化博物馆共同建立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并举行了挂牌仪式。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对茯茶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实践团成员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深掘茯茶非遗魅力,保护传承非遗文化,让茯茶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5c8ca33adb95d3ce6c35a6c69130617.jpg

责任编辑:邓璐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