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2024-08-23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感受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2024年7月25日,长安大学赴河北石家庄“永葆初心·逐梦前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石家庄市正定县的塔元庄捷昵非遗展示馆进行参观研学。

屏幕截图 2024-07-27 204111.png

实践队在塔元庄捷昵非遗展示馆合影

塔元庄捷昵非遗展馆内收藏了上千件非遗藏品,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展馆设有八大非遗主题区域,分别是“非遗手工坊”、“非遗美食馆”、“非遗书屋”、“非遗国医馆”、“非遗文旅馆”、“非遗文创馆”、“非遗体验中心”以及“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每个区域都围绕着特定的非遗项目,通过展品展览、技艺展示、研学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非遗书屋”,不仅有琳琅满目的书籍,还有美不胜收的收藏品。其中,讲解员着重介绍了《东方如意尊》这件展品,《东方如意尊》瓶口以十二瓣荷花为型,寓意四海八方齐贺中国盛世。瓶颈为伟人侧面剪影轮廓,巧妙构思、神情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两侧如意耳饰,寓意吉祥如意,富贵平安。瓶腹一圈贴塑十二枚如意,代表十二生肖、十二月份,寓意中华民族年年岁岁月月红。此外,“非遗书屋”中的图书均免费对外开放,图书类型多样,能够满足了人民日常阅读的需求。

捷昵非遗展馆还注重互动体验与研学教育。在“非遗手工坊”和“非遗体验中心”,实践队员亲自体验如欣赏传统书法、制作粘贴画等非遗产品。这种体验方式,不仅让实践队员更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更激发了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微信图片_20240727165510.jpg

微信图片_20240727165513.jpg

实践队员在体验非遗产品

微信图片_20240727165516.jpg

实践队员在品尝非遗产品

非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实践队在本次参观研学之余,也看到非遗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所存在的传承人青黄不接,产业化运作不足,传播手段比较单一滞后等问题。也深刻体会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了非遗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不是华丽空洞的“招牌”,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将非遗元素融入现实生活既是人们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认识,对传统之美、生活之美的再感知,也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性,通过学习非遗知识、参与非遗实践、推广非遗文化等途径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张子婵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